10月28日,铁壶匠人荒井干雄在位于日本山形县的荒井工房内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光正 摄 新华社东京11月4日电 (记者刘春燕 李光正)“到上海去”,是怀揣进博大梦想的日本铁壶匠人荒井干雄近年来每年的期盼。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常客荒井工房的社长,荒井今年又一次去上海参加进博会,向中国消费者推介纯手工制作的日本山形铁壶。 近日,记者前往山形县探访荒井工房和它的当家人荒井干雄。 从东京出发乘坐新干线抵达一个小站,下车后朝着东面的藏王山再步行约15分钟,就来到了荒井工房。 “我和我的祖父、父母都出生在这里。”在工作室里,荒井拿起展示柜上的铁壶,一边抚摸着上面的纹理一边告诉记者:“父亲原本就是铸铁工艺师,1972年创办荒井工房时我只有10岁,就开始跟着父母学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9岁那年,荒井正式继承家业执掌荒井工房。 10月28日,铁壶匠人荒井干雄在位于日本山形县的荒井工房内查看铁壶。新华社记者 李光正 摄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后,饮茶之风在日本盛行。得益于茶文化的发展,江户时代是日本山形铁壶发展的重要时期。荒井向记者“科普”:山形铁壶历史悠久,主要由匠人手工制作,大多销往京都,讲究工艺和品质,走高端路线。 说起自己的手艺,荒井难掩自豪。山形铁壶采用薄胎工艺,壶壁很薄,使原本厚重的铁壶变得轻巧、精致。一把纯手工制作的山形铁壶,要经过设计、制作铸模、按压花纹、组装铸模、注铸铁浆、成型、脱砂、釜烧、着色、组合提梁等60多道工序,花费约1个月才能完成,更复杂的砂铁壶和铸铁包银铁壶等耗时就更久。 山形铁壶如何结缘中国市场?荒井介绍,2011年“3·11”大地震后,荒井工房陷入停工状态。恰好在那时上海的百货商店发来邀请,希望荒井工房前去参加展卖活动。就此,荒井与中国结缘,随着“朋友圈”逐渐扩大,销路也不断拓展。 2018年,荒井工房参加了首届进博会。荒井说,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荒井工房每一次参展进博会总是收获良多。不仅作品获得认可,进博会还提升了荒井工房的品牌影响力,产品销量也不断增加。 “去中国参加进博会,首先当然是为了销售和获得更多代理店,同时也是为了技术传承……如果卖不出去,就无法继续制作;如果不能继续制作,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也就无从谈起。这是日本匠人的普遍烦恼。”荒井告诉记者,这些原因驱动荒井工房每年参展。“中国市场对荒井工房非常重要。” 荒井工房的铁壶通过进博会进入茶文化的故乡中国,受到中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喜爱。不少爱好者甚至专程从中国到荒井工房来体验。现在荒井工房会不定期举办中国茶品鉴会,促进中日茶文化交流。 采访最后,荒井对记者说,进博会让荒井工房结交新客商、新朋友。中国市场非常有魅力,也是磨练技术的好地方。 |
记者手记|日本铁壶匠人的进博大梦想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