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大熊猫“香香”回国前在上野动物园与游客依依惜别——贯通中日友好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旅日大熊猫“香香”回国前在上野动物园与游客依依惜别

大熊猫“香香”。(上野动物园官方网站截图)

人民网东京2月20日电(记者 陈建军)据《朝日新闻》报道,2月19日是旅日大熊猫“香香”回国前在上野动物园与游客见面的最后一天,21日早晨它将踏上回归中国的旅途。

19日这天早晨,上野动物园还没有到开园的时间,门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为了避免拥堵,园方按照不同时间段通过抽签的方式对入园游客人数进行了限制。针对19日的2600个入园游客名额,居然有6万多人进行预约,全天的中签率为24倍,而最后一个时间段的中签率则达到了70倍。

面对心情热切的广大日本民众,“香香”或是睡觉,或是吃着好吃的竹子,和平常一样精神饱满。很多游客动情地对“香香”说“再见啦,我会找机会去看望你的”“没有你我会寂寞的”,还有人难过的落下泪来。

在营业时间结束后,上野动物园的教育普及科科长大桥直哉表示:“可以感受到很多人对‘香香’的爱,并且再次深切感到她就是上野动物园的象征。对于将她养大的饲养员们,心里也是幸福满满。”

一些没有中签的人们在上野动物园外与“香香”告别

与幸运中签的人相比,没有中签的人数更多。虽然不能进入上野动物园,面对面地与“香香”告别,很多没有中签的人仍然来到公园门口,希望和“香香”距离更近一些。

埼玉市一名40多岁的女性说:“我没有中签,所以不能到园内与‘香香’面对面的告别。在(她与公众见面的)最后一天,我希望与她呼吸一样的空气,也离得更近一些。”

在上野动物园内,很多人在与“香香”告别后,考虑到以后将很难再相见,于是购买了钥匙扣等周边纪念品,还有人亲昵地将大熊猫玩偶抱在怀里。

大熊猫“香香”。(图片来源:《朝日新闻》)

旅日大熊猫“香香”即将回国 日本粉丝不舍

因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上野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香香”即将于2月21日回到中国,近期前往动物园跟“香香”告别的粉丝们一直络绎不绝。饲养员为了“香香”归程顺利,也在仔细做着各种准备。

这些天,在大熊猫馆经常能看到大人带着孩子跟“香香”挥手告别。一名家住东京都板桥区的公司职员从“香香”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是她的粉丝:“回想当初,上野动物园好不容易才迎来‘香香’的诞生,现在要送回中国了,真的非常不舍,但我还是想笑着送她回家。”

自去年12月敲定回国日期之后,上野动物园就推出了“香香”成长轨迹特别展等活动。考虑到人气太高会造成拥挤,于是从1月21日开始对预约参观进行抽签,虽然只有70分之1的机率可以中签,但仍然难以抑制日本民众的热情。

此外,上野动物园还不断收到“回到中国也要长命百岁”“不要忘记上野动物园”等充满不舍的留言。东京都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很吃惊地表示:“‘香香’真的很受大家喜爱呢。”

据报道,“香香”将于21日早上乘坐卡车从动物园出发,与饲养员一起乘坐专机飞往中国。

受疫情影响 “香香”的回国日期被多次推迟

据悉,“香香”出生于2017年6月,父母分别为中国旅日大熊猫“比力”与“仙女”。2021年6月,“仙女”产下龙凤胎大熊猫幼崽“晓晓”和“蕾蕾”,“香香”升级为姐姐。由于“香香”父母是从中国出借的大熊猫,它们产下的幼崽所有权属于中国。按计划“香香”原定于2020年12月底归还中国,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其回国日期被多次推迟。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