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于铁军:民间交流增强了中日关系的韧性

人民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张丽娅)“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日两千年的交往史证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人民网推出“亲历者说”访谈栏目,重温半世纪来友好合作历程,探寻如何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本期嘉宾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于铁军。

  1994年,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北京大学设立“国际关系研究讲座”研究生项目,于铁军因英语成绩较好“偶然”入选,成为该项目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入学前并没有想研究日本,纯属巧合。”于铁军笑着说。

  在近30年的中日关系研究中,于铁军重点关注安全与防务领域,编写了《中日安全与防务交流:历史、现状与展望》《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等学术著作。2010年之后,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之间一大不稳定因素。于铁军回忆说:“当时双方的公船有比较近的接触,很容易发生碰撞,如果不采取一些危机管控的措施,可能会擦枪走火。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可以做些什么。”2013年起,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织中日双方专家学者、政府相关人员相继开展“中日海上航行安全对话” “中日东海空域安全对话”,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发布了系列报告,为日后中日危机管控机制的确立发挥了一定作用。

  于铁军认为,领土争端、历史认知、国民感情、地区安保等多种因素交织,使得现在的中日关系复杂而脆弱,当前国际局势动荡,日本的发展以及中日关系都处在十字路口。今年年底,日本将出台第二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于铁军表示:“日本或将对此前传统的专守防卫政策进行较大调整,令人担忧。希望日本客观理性务实地认识中国,渲染‘中国威胁论’对于构筑稳定、友好的中日关系是不利的。”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于铁军认为,这50年历程最大的特点体现在“民”上。“我们往往将中日关系作为民间外交的典范,‘以民促官’增强了中日关系的韧性,希望能够继续发挥‘民’的作用,充分把中日关系的韧性、和平友好的可持续性保持下去。”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中企协驰援日本石川县轮岛市  15吨“生命之水”传递中日友谊
中日韩合作专家对话会在首尔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福田康夫: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维护自由贸易
2025九州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暨中日友城交流活动在福冈举办
持续27年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用歌声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
凝聚共识 深化合作——日本有识之士期待日中关系延续改善势头
“美国优先”背景下,中日韩合作“值得倍加珍惜” | 国际识局
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
以大格局、大方向、大智慧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中日融合-新派中餐展示洽谈会”在京举办 日资企业食品与中餐碰出新火花
日本大学生走进安徽合肥:感受科技魅力 体验文化交融
中国商务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6年重启具有重要意义
李书磊会见日本立宪民主党代表团
《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发布暨年鉴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日本大学生在黄山“触摸”徽文化
王毅将出席中日韩外长会并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活动在黄山启幕
日中之间加强多层次交流至关重要——访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日本
第九届中日韩记者交流活动在东京举办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将呈现二十四节气作品
海南研学游受日本青年欢迎:“体验感很棒”
在华外国人谈中国全国两会:中国冰雪热将带给日本怎样的合作良机
第九届中日韩记者交流活动在京启动
从书中走向现实:一位日本学者的中国戈壁科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