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据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消息,6月19日,被网友们亲切称为“薛叔”的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应邀到阪南市开展插秧交流活动,在双方商定的“中日友好示范田”共同种下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青葱稻苗,并相约秋季共享收获喜悦。活动后,“薛叔”携阪南市市长水野谦二与苏州市吴中区举办视频交流会,就吴中区与阪南市友好交流的历史与未来进行了深入交流。
有关活动得到日本《读卖新闻》报道。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照片)
(又)
又到阪南,种下希望
继去年首访阪南出海当“渔夫”、捞牡蛎,再次来到这座临海小城的“薛叔”摇身一变成了“农夫”。尽管有着长达30多年的“插秧空白期”,但接了地气的“薛叔”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同15名当地儿童和家长边插秧边交流,无论是速度还是熟练度都丝毫不落下风。
(“薛叔”手把手指导年纪最小的日本幼童插秧)
活动现场不时曝出“这个叔叔太快了吧”、“外交官必须会插秧吗”的稚嫩童声,也有人拍下“薛叔”手把手指导当地幼童插秧的温情时刻,还有不少民众围观“薛叔”与水野市长插秧竞赛的热闹场面。
“薛叔”还向当地儿童赠送了由总领馆使用中国大米特制的美味炒饭和纪念品。看到许多民众意犹未尽地不愿离去,“薛叔”索性站上卡车开始即兴演讲,当起了中日农业交流史的讲解员和中国水稻新技术的宣讲员。
“薛叔”表示,中日两国农业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先秦时期,中国耕作技术、农耕文化等相继传入日本并得到广泛传播,大大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水平提高。日本农业科技发展后,也涌现出多位关心支持中国农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这种双向交流促进了中日两国农业技术互学互鉴、相学相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迅猛,不仅以全球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近20%的人口,也全面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温饱问题。以水稻为例,中国水稻种植技术突飞猛进,成功研发了杂交水稻、海水稻等高产、耐病、适合复杂自然条件的优质作物,中日两国农业科技交流大有可为。特别是当今世界仍有不少国家被粮食问题困扰,两国应该携手交流,共同描绘更加美好广阔的农业合作蓝图。
(“薛叔”卡车即兴演讲)
水野表示,日中两国文化交流绵延两千余年,日本水稻种植的推广就是交流成果之一,至今两国农业文化仍有不少共通之处。希望广大市民通过这种接地气的交流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深化彼此友谊。
随后,“薛叔”和水野市长为驻大阪总领馆和当地友好人士共同设计制作的纪念牌揭幕,牌面上写有“同种友好苗,共叙友好情”的日文标语。这块牌子将在此见证这些幼苗茁壮成长、收获成为“中日友好大米”,并被酿制成芳香清冽的“中日友好酒”。
(薛叔与水野市长共同为纪念牌揭幕)
(双)
二又为友,好事成双
下一场活动是“薛叔”牵线搭桥促成的苏州市吴中区与阪南市线上视频交流会。脱下农装,“薛叔”立刻恢复成精神抖擞的外交官模样,与水野市长相聚在古色古香的当地文化地标“浪花酒造”古宅,同云端与会的苏州市吴中区副区长李烨、苏州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洪军等就吴中区与阪南市友好交流畅所欲言。
薛剑表示,中日两国交往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双方在历史、文化、民生等领域有诸多相通之处。深入挖掘两国共通的文化符号、巩固发展新时代交流合作关系,无论对推动当前中日关系改善发展,还是对促进未来中日友好走向深入都具有重要意义。迄今,驻大阪总领馆与阪南市及当地民众开展了一系列扎根基层接地气的友好交流活动,也了解到阪南市友华人士与苏州市吴中区30年来建立下的深厚友谊。衷心希望吴中区与阪南市珍视、传承、发扬来之不易的交流成果,在中日关系新形势下继续重心下沉、走进基层,共同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政治共识,从地方层面推进交流合作不断向前,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水野表示,方才我带领阪南市民众与薛剑总领事共同参加了插秧交流活动,这种贴近民心的交流方式受到本地民众普遍欢迎。30年来,阪南市日中友好协会积极推动与吴中区的交流,我也经常听说双方共同谱写的友好佳话。遗憾的是,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双方交流窗口被迫中断,今后有必要通过这种扎根民间的方式,重新恢复推动两国交流的民间力量,继续推进双方交流取得更大发展。
李烨表示,1993年吴中区前身“吴县市”与阪南市日中友好协会签署友好交流协议以来,阪南市一直是吴中区友好交流最密切的日本伙伴。多年来,双方携手共进,在教育文化、生态环保、青少年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切实增进了彼此友谊和相互了解。衷心希望双方齐心协力,克服疫情等困难,继续推动深化友好交流,为双方友谊开启崭新篇章。
洪军表示,苏州与日本人文交流密切,经贸往来频繁,迄今已与日本20多个城市缔结为友城或友好交流城市,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苏州高度重视对日合作,着力打造对日合作的前沿窗口,为推进中日地方合作和经贸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后,愿继续为阪南市与吴中区结好提供支持协助,共同推动苏州对日交流取得新成绩、步上新台阶,为中日地方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交流会气氛热烈,双方约定待新冠疫情后,共同推动两地政府和民间开展采枇杷、摘杨梅、捞牡蛎、种稻苗等友好交流体验活动,续写两地友好交流新篇章。
(叒)
三又为叒,同心同德
原定半个小时的视频交流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虽然早已过了饭点,但“薛叔”毫不在意,匆匆扒了几口饭,又开始了中国小讲堂。在厂房里摆上几张桌子,把酒箱翻过来当椅子,就跟当地的政府官员和青年民众讲起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往事,聊起了中日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薛叔”愉快地回忆了他此前在各地下基层、交朋友的经历,鼓励在座青年人与当地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加强交流,相约“赶海”,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从自己做起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添砖加瓦。
(叕)
后记
中国古代先贤讲,贤者思脩,愚者思叕。讲的是目光长远者贤明、目光短浅者愚昧的道理,也提醒我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节点上看清来时路,走好下一程。50年前,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立足长远和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共同推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的新纪元。当前中日关系虽面临一些困难,但我们不应因一时的困难气馁退缩。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推动中日友好重心下沉,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就能把民间交流的这把中日关系的炉灶重新点燃烧旺,推动两国关系回暖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