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日本词作家用《长调》致敬中国——贯通中日友好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日本词作家用《长调》致敬中国

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5日电 “古老的长调深厚旷远,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它从草原深处传来,一浪一浪涌向天边……”

  在日本广岛家中,76岁的川上贞夫这几天最为幸福的事情是躺在床上,听着自己作词、李虹作曲、敖都演唱的歌曲《长调》。

  图为川上贞夫。本人供图

  这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日本友人,5日在电话中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这是我们三个人,用一首《长调》,致敬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时刻。”

  “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了,这首歌的作词、作曲、演唱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到现在都没见过作曲、演唱的中国友人。”川上贞夫说,他们是从一个歌友群中对彼此进行了解的。

  “尽管没有见过作曲者和演唱者,但我对中国并不陌生。”川上贞夫回忆,自己早年曾在中国求学,20世纪80年代在日中友好协会广岛分部担任文化艺术交流负责人期间,还多次来中国重庆、大连进行文化交流。

  “90年代初,被日本一家公司派驻到中国大连、无锡任职,尤其是在无锡一地,就待了23年。”川上贞夫表示,2019年退休回国后,他依然对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保持极大的关注。

  图为李虹。 本人供图

  缘何想到创作《长调》?川上贞夫给出的答案是,在无锡一个“歌友群”中第一次听到蒙古族长调就着迷了。

  “每一首歌都让我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独特意境。”川上贞夫如是赞叹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而真正触发川上贞夫创作《长调》,则是他碰巧在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看到的一个节目,“节目中介绍了梦幻的天籁之音——长调”。让他惊讶的是,中国内蒙古音乐人能用独特的嗓音发出不同音频的曲调,他将其形容为“梦幻之声”。

  “当晚,夜不能寐,我就在头脑中用长调的旋律喷涌出了《长调》这首歌词,天亮后,迫不及待地发给了未曾谋面的内蒙古作曲家李虹老师。”川上贞夫告诉记者,没想到这首歌词也引起了李虹的共鸣。

  图为敖都。 本人供图

  居住在内蒙古的音乐人李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身为日本人,川上贞夫热爱中国文化,热爱内蒙古大草原,写出了《长调》这样笔锋流畅、气势恢宏、抒情隽永的好词佳句,令我这个生在内蒙古的音乐人为之动容,遇到这样的好词自然就有了创作的冲动。”

  “毫无疑问,《长调》这首歌词,在我的生命里具有不同的意义。”川上贞夫告诉记者,在中国工作的20多年中,他一直笔耕不辍,此前出版有散文集,去年至今共创作了近百首介绍中国的歌词。“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作为民间人士,希望能为两国的世代友好作出贡献。”

  川上贞夫透露,下一步,打算把《长调》翻译成日文,找广岛的音乐团队继续推广中国文化。

  “音乐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川上贞夫透露,目前,《长调》已在网络上首发,接下来,他将持续不断地关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因为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记者 李爱平)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