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一位执意在中国当农民的日本老人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中国   更新:2019-5-6 9:51:4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请把我的坟墓准备好,我要死在这里。”这是川崎广人决定和河南新乡小刘固农场主人李卫合作开展循环农业项目时,说的第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李卫被川崎的决心感动了。









在中国推广循环农业



小刘固农场位于黄河滩区,附近隆起的黄河大堤一眼望不到头。在这个占地1680亩的省级贫困村里生活着706人,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800元。村里三成的人都外出去打工,只留下老人、女人和孩子面对着一铲子挖不下去的泥土。而73岁来自农业和渔业较为发达的日本岩手县的川崎广人却坚持要在这里扎根,去推广他从日本带来的“堆肥”技术和“循环农业”理念。


川崎广人在大学学的是农业经济,从日本一家涉农消费合作社退休后,于2009年受邀在青岛农业大学工作一年。看到中国农民一边把牛粪猪粪到处丢弃,造成污染,一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他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日本,为了集中处理养殖业垃圾,政府会拿出补贴把粪便做成绿色肥料,低价派发给农民使用。由此,川崎广人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发挥余热的地方,下定决心要为中国农民打开堆肥技术和循环农业的大门。他说:“白求恩是为了中国的医疗,我是为了中国的农业。”









让频临破产的农场有了起色



2013年,67岁的川崎广人背着30多公斤的行李,踏上在中国开启循环农业梦之路。从甘肃一路东行,知音难觅,直到朋友介绍他来到李卫的农场。李卫从父亲手里接过养猪场后,曾尝试让其转型为有机农产品种植农场,投资不小却始终打不开市场。她说:“我和川崎的想法都是做循环农业,但之前我只知道循环,没想到深加工。川崎让我把小麦打成面粉、压成面条出售,把我的思路打开了。”


合作正式开始后,川崎广人开始表现出他的执拗。他要求李卫把办公室从二楼搬到一楼,跟工人们在同一层,要求她必须早上6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2015年,他提出小刘固农场应该种番茄,改建大棚,用日本的方式做滴灌。不想当年冬天一场暴雪压塌了35座大棚,让农场损失惨重。川崎发出求助微博,帮助农场几天时间卖出近7万元的农产品,这些不用农药和化肥种出来的产品得到很多好评。因祸得福,农场经营的淘宝店的收益也开始明显上升。曾濒临破产的农场,因为川崎的到来逐渐有了起色。









培养年轻农人



为了在中国的工作,川崎广人把自己从日本连根拔起。他有一儿一女,分别在东京和北海道生活,家里只留下太太一人。从一开始,太太就不同意丈夫来中国工作。但川崎广人认为自己过了几十年“像齿轮一样”的白领生活,退休后如果只是泡泡温泉、喝喝啤酒,人生将太没意义了。“最初跟爱人说要来中国工作,她还以为我不爱她了。”川崎广人笑着说。


川崎不是站着说道理的专家,他是真正下地干活的农民。每天一大早,他便钻进大棚给农作物修枝剪叶、浇水施肥,给农场的鸡喂白菜,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甚至他发现厕所没打扫干净,都会马上带上手套蹲在地上,拿刷子和抹布仔细清洁。“他的工作时间比我们这儿任何一个年轻人都长,我都超不过他。”李卫说。


川崎知道,推广循环农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这两年农场开始组织面向全国的培训,也开启了和日本的农企合作,用来培养年轻农业技术人才。2018年参加了培训的刘炎说:“明年我准备去日本的农企学习两年。”而18岁的旦正加和19岁的拉毛加这两个藏族小伙儿,正跟着川崎在堆肥厂和蔬菜大棚学习。


2017年8月,71岁的日本人川崎广人拿到了河南省外国专家局认定的“工作许可证”。这意味着,他可以不再为签证的事情奔波,安心推广他理想中的循环农业了。


如今,川崎广人在中国已经拥有了30万微博粉丝,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了川崎,并且通过他开始了解“堆肥”与“循环农业”的精彩。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中日友好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笹川和平财团打造中日校级军官

    中国画家萧四五受邀走进日本国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代表访问青岛

    日本学者向香港中文大学捐赠香

    为啥大量日本女人移居上海,她

    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黄檗文物回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