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日本“雷锋”:用善行在漓江边铭写友谊和爱情

作者:未知  来源:大众网   更新:2012-3-5 15:34:4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一个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本穷人,常年在外国“学雷锋做好事”。50岁时,他来到中国漓江边的一个叫兴坪的古镇,从此他就再也不想离开这个有无敌风景的地方。

  一个年龄可以做“洋雷锋”女儿的中国姑娘,偶然看了一部有关“洋雷锋”电视纪录片,就做了一夜梦,一段奇妙的跨国奇缘从此展开,传为佳话。

  十几年来,他们在“20元人民币”上的中国最美风景中快乐、安宁、幸福地生活着。他改变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他的善心、善行打动、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他是漓江最亮丽的明片。

  好人好报。如今,他们可爱的儿子已经七岁了。他与宝贝儿子在一起时满满的爱和幸福,会让所有的男人羡慕;这个仍然算是清贫的小两口,幸福指数比我们绝大多数人要高得多得多。

9年前的照片,每天面对着如画美景,林克之说他从来不会感到疲惫。

9年前,林克之夫妇接受施晓亮采访。

  “洋雷锋”为“世界的漓江”修筑最佳观景台

  “走进56个民族家庭”10年回访采访团在采访完侗族101代寨主后,在桂林阳朔兴坪古镇老寨山下,九年前采访过的一位老朋友、日本老人林克之夫妇。

  老寨山是广西阳朔县兴坪古镇紧邻漓江的一座石笋山。“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桂林、阳朔的灵魂是漓江,漓江精华中的精华就在兴坪一段,当年叶剑英元帅曾赞美“马跃画山人睇近,果然佳胜在兴坪”。您可能游过漓江,欣赏过两岸如画的美景,但那是在船上或是岸边,这种平视的效果远远不及登上老寨山顶俯视四望。或许你从来就没有想过在漓江登高望远,因为这里的喀斯特石笋山陡直险峻,很难让人产生登临的联想。

  通往老寨山顶的山路1149级台阶,有些陡,上起来不是很容易,你可以在半山腰的“和平亭”小憩片刻。登上山顶,在“友好亭”里享受着清新湿润的清风,俯望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九曲漓江两岸一处处绝佳风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螺蛳山、鲤鱼跳龙门、新版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以及因克林顿来访而扬名世界的渔村尽在视野之中,这些绝佳美景换个角度看又是别一番滋味。自从山路和凉亭修好后,老寨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国内外旅行家、摄影家和背包客们欣赏“世界的漓江”的绝佳观景台和摄影点。

  九年前当我自驾车采访56个民族途中来到兴坪小憩时,绝对想不到的这条上山路以及两个亭子,竟是一位日本老人的个人行为。除了这个庞大艰苦的工程,他还在老寨山下修了一座五星级免费公厕,引导当地百姓和游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最初以为这位日本老人是一位积德行善的大富翁。但采访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他在日本只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穷人。不光我糊涂,当时兴坪的百姓们也闹不明白:这个穷老头不远万里跑到漓江住下来学雷锋做好事,到底是图个啥呢?

  九年后,再来到兴坪,发现当地的百姓已经完全把这个当初的“日本鬼子”当成了兴坪人、自己人。当地政府监印的手绘版兴坪旅游地图上,也把洋雷锋的传奇放在醒目的位置。我们在街上问路,当地人无人不知,都热心地为我们指路:“呶,林先生,那个日本老头,那个大好人。”

  “洋雷锋”穷帮穷:从研究少数民族到帮扶少数民族

  林克之,听上去很像中国名,但人和名绝对都是日本原版的。他1946年生于日本静冈县,在二松学舍读的是日本文学。跟许多喜爱文学的日本青年人一样,大学毕业后林克之便再也没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事业,而是为生活所迫融入了高速运转的日本经济社会,成为“打工一族”中的一员。他做过商场清洁工,建筑工地的安全员,做得最长的是出租车司机。在日本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始终卑微地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

  然而,生活的困窘并未窒息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喜爱少数民族文化,喜欢旅游,特别热衷于户外徒步健身。1979年,他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徒步行走,他发现喜马拉雅山上的雪融水湍急地飞泻而下,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然而那里却没有电!那里的“古龙族”百民生活艰苦,还过着伐木为薪的日子,大量伐木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克之问当地人为什么不利用水利资源建一个小水电站?答案很简单:没钱。

  林克之带着一个隐隐作痛的心结回到日本。半年后,他又回来了,带着一些在日本开出租、扛苦力挣来的血汗钱,和一大堆工具和建筑材料。穷人林克之要为比他更穷的尼泊尔“古龙族”朋友建一座小水电站。

  这个梦一圆就是十年。期间,林克之架线时不慎摔下山,全身13处骨折,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1989年的一天,电灯终于亮了,那个尼泊尔古龙山寨一片欢腾!这一天林克之的脚都没落地,山民们抬着这个“能让灯泡亮”的人,到处游行。

  这些经历,林克之写在他的书里,《村庄亮起来了》。一位善良的日本女性千黛子看了这本书后被感动了。没多久,千黛子成了“林千黛子”(日本女人从夫姓)。

  1994年,林克之应邀参加“国际瑶族研讨会第一届年会”来到泰国清迈,他看到这里的瑶族乡村有山有水,资源丰富,但这里的人们与尼泊尔的山民在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男人种罂粟,女人进城卖淫。林克之留下来了,他又要建一座小水电站,用善良的行动打动那些麻木的心灵,驱散弥漫在这里的绝望和犯罪的气息。当贫困的泰国瑶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重新燃起,小水电站刚刚开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林克之被绑架了!绑匪们以为这个日本老头是个阔佬,索以巨额赎金!此事的结局太过戏剧化:绑匪们显然是被林克之“穷帮穷”的精神所感动而良心发现,再就是觉得绑票穷人有悖“匪道”,善待他几天后很快就把他放了。当林克之瘦小的身影又出现在工地上时,瑶民们简直对他敬若神明。工程至此一路畅通。

  1995年,林克之又来到中国云南瑶乡广南县,为底圩镇那洪村建起了一座5千瓦的小水电站,让全村瑶民用上了电,还为村里建了个碾米加工厂。

  严格说起来,林克之算不上是个国际志愿者。日本有很多国际志愿者组织,但都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像林克之这样纯粹以个人行为做好事的绝无仅有。他的事迹上了日本的中学教科书,NHK电视台等著名媒体多次报道过他,很多日本人被他感动。林克之的身后站着很多支持他的朋友。

  在支持理解他的日本人眼里,林克之就是中国的道德楷模——雷锋。

  而中国人称赞雷锋的话似乎更适合这个日本老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来源: 大众网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中日友好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