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来自日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和我国各地的重量级专家齐聚成都,就如何为建筑物提供抗震、隔震、减震措施作了学术报告和研讨。据悉,来自日本大学的抗震专家笠井芳夫、古桥刚教授今日将前往北川、汉旺等灾区,为当地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指导。
古桥刚教授介绍,传统的抗震观念必须转变。仅仅是在抗震设计时将建筑物建得更“强壮”,比如加粗柱子、加厚墙体等,消耗了建筑材料、花费财力,效果却并不好。古桥刚传授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抗震技术。
“目前我市天府时代广场、花样年·喜年广场、四川国际网球中心等建筑已采用了这些先进技术。”中建三局一位与会的负责人称,“今后还将推广该技术。”
新抗震技术
“太极拳”抗震——设置隔震层:“在建筑物底部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隔震层由橡胶支座和阻尼器组成。就如同中国人打‘太极拳’一样,以柔克刚,隔震层、阻尼器等抗震减震结构,将地震所发出的巨大能量消散,阻止地震波向建筑物上部传递。”古桥刚介绍。
“滑板”抗震——滑移减震技术:针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物,只要用滑移减震技术改造彻体结构,也可以提高抗震性能。这种技术就像在地面和建筑物之间设置了一个“滑板”,不管地面如何摇晃,也能保证建筑物不会倒塌, “这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的抗震措施,不仅抗震效果好,而且成本也仅仅多支出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