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政府交流 >> 正文

麻生太郎呼吁日中两国国民都要对对方怀有敬意

作者:未知  来源:中新网   更新:2009-4-30 15:29:0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中两国国民都需要)对对方怀有敬意、体恤之情”,这是昨天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启程访华前接受《环球时报》独家采访时说的一番话,他还向“中国的朋友们”呼吁,“我愿与各位一起共同去建设日中两国、国际社会的光辉未来”。这番话说得挺好,值得赞许。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就曾出现过麻生首相描述的那种“相互怀有敬意和体恤之情”的状态。在当时的民意调查中,日本民众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人数,大体都保持在七成以上。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也将日本视为一个友好、发达和文明的国度,日本的电影、艺术更是在中国风靡一时。这种民间的友好氛围被很多学者专家称为“战后中日关系最亲近的蜜月期”。

    这个“蜜月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都有一种“相互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的不容易”的共识。中国人没有忘记历史,但对日本人民却有着友好的感情。中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友好人士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并被一些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的忏悔所感动;日本民众也非常能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艰辛,理解中国民众的感情,那时的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

    中日关系的摩擦期出现在9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2006年秋季。在此期间,虽然1998年曾出现过一些良好势头,但整体上看,在这一阶段,尤其是小泉执政的6年,中日之间围绕着历史、台湾、领土和安全等敏感问题的政治摩擦频仍。十多年中日政治摩擦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每当日本首相、外相等政府高层在处理敏感问题时忽视中国人民的感受,或是刻意表现出所谓的强硬姿态,就会致使双方关系出现倒退,使中国民众对日本少了一些敬意之情,多了一些反感的心理,民间情绪的恶化也制约了中国的对日政策,使两国关系始终处于“政冷经热”的不正常状态。

    这十多年来中日关系的历程表明,日本高层对华的政治表态和行动,是影响中日关系的直接因素之一。80年代的“蜜月期”和2006年安倍首相“破冰之旅”访华后的两国关系回暖都表明,只要日本高层对华表态和行动是积极的、友好的和持续一贯的,就能受到中国民间的好评,也就有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我们非常理解过去十多年日本加速“政治大国化”进程的愿望。但是,正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日本缺乏真正的外交战略”,与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历史等敏感问题的清晰认识,始终是日本“政治大国化”道路上迈不过去的坎。日本国内某些势力希望挑起这些敏感争端并从中得益,但困局的结果还是需要由日本高层自己来承担。

    从这个角度看,中日关系越发展,越想防止不必要的波动,就越需要日本高层对敏感和关键问题坚定的战略决断。麻生首相在《环球时报》上发出“敬意和体恤”的呼吁,或许可以看作日本政府高层对华政策的一次理念回归,也代表了其重视中国民意和希望两国国民情感真正回暖的愿望。我们真诚祝愿,这种愿望能够在日本精英层持续下去,并将最终推动中日关系迈向新的台阶。


 

中日友好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