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往 一生难忘--访日"三千名青年访华"亲历者
编者按:一水相隔的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战争伤痕。今天,以史为鉴、世代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日青年的理解和交流是两国世代友好的基础。1984年,3000名日本青年受邀访华,拉开了两国青年大规模友好交流的序幕。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方于6月邀请了当年3000名日本青年的代表和新一代青年代表共同访华,意义深远。本期《国际周刊》特邀本报驻日本记者采访了两代日本青年,畅谈他们眼中的中日关系。 旧报纸中寻见证者 在日本,“三千名青年访华”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词汇,是一段规模空前的青年交流历史,是一件铭记于两国交往史册的往事。 在网上搜索一下,记录当年“三千名青年访华”史实的文字实在太少。翻阅记者站留存的1984年剪报收获很大。一张198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第六版的剪报,新闻标题是《东京为三千访华青年举行欢送会》。文中写道:“中曾根首相向日本青年发表热情讲话说,这次能实现日本青年访华,是胡总书记的心意。他在谈到去年胡总书记访日期间提出邀请三千日本青年访问中国时说:‘当时我以为听错了是三百人,结果是三千人,真是大吃一惊,这真不愧为中国宏大的气魄。’中曾根说,……希望你们到中国去首先要向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表示感谢。他表示相信,日中两国只要坚持发展日中关系的四项原则,就能实现二十一世纪和以后的世代友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繁荣。中曾根鼓励日本青年作二十一世纪友好的桥梁,作代表日本人民的三千名和平友好的使者。” 消息中还提及两位日本人士,一位是“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日本组织委员会”总代表小野寺喜一郎,另一位是日本组织委员会干事长板本登。他们现在何处?据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介绍,小野寺喜一郎现在老家山形县游佐町担任町长,板本登现在东京,是“日本青年馆”的理事。 “日本青年馆”史话 与板本登先生约好采访时间,在地图上查阅“日本青年馆”所在地,发现其地址“显赫”。“日本青年馆”位于新宿区霞丘町,周围有明治公园、国立体育场、神宫球场等。这一带名为“明治神宫外苑”,土地是国有的,“日本青年馆”并非国有企业,也非政府相关团体,何以身居其间? 板本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初,建造明治神宫时,政府预算不足,劳动力短缺,青年团组织义务劳动协助工程建造。参加义务劳动的每个青年团约50人,自带被褥和口粮,义务劳动10天。义务劳动之余,青年团组织外地青年参观东京,还邀请一流学者为青年讲课。直到1917年11月竣工,5年间,先后来自全国各地参加义务劳动的青年达11万人。竣工后,皇太子(后为昭和天皇)接见了全国参加义务劳动的青年代表,对青年义务劳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赐予资金作为表彰。青年团经过讨论,决定把表彰资金作为建立培训场所“日本青年馆”的基础资金,不足的建筑所需资金200多万日元,全部来自青年团员每人1日元的捐款,没有接受政府补助和企业捐助。“日本青年馆”用地是政府从国有土地中划拨的。1926年10月,“日本青年馆”建成。 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前,日本青年馆大厅曾作为总书记发表演讲的会场候选地,后因大厅座位不够而改在了NHK大厅,胡总书记在那里发表了包括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等内容丰富的演讲。多年来,“日本青年馆”与北京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一直保持着对口交流关系。 青年交流世代友好 板本先生拿出保存多年的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时中国的报纸。1984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右上位置消息引题是:《三千日本青年聚集北京,两国青年联欢进入高潮》,主标题是:《我三团体举行盛大欢迎招待会》,板本登的名字出现在副标题中。板本先生说,当时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胡锦涛主持了那次欢迎招待会,中国的各大报纸,在同年都图文并茂地报道了中日青年交流的盛况。还有珍藏的照片,天安门前、观礼台上、人民大会堂、故宫、长城、十三陵植树等画面,定格了当年的欢声笑语。 板本先生说:“做了一辈子青年交流工作,包括日本与其他国家青年交流,直到现在就规模而言,人数最多的一次还是日本3000名青年访问中国,最难忘的也正是那一次。我当年作为首届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代表团成员访华,同时接受邀请的还有几百个日本团体、组织和个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活动领域各不相同,但是同中国青年加深友谊、共同开拓日中两国未来的心情是完全一致的。青年时代的交往,一生一世都难忘。如今已经退休的前中国驻日大使杨振亚、现任统战部长刘延东、前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程永华等,都是青年时代结识的,一直交往不断,一生关系友好。今年6月,中方邀请当年3000名日本青年的代表和新一代日本青年代表访华,胡锦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我们,体现了中方对长期稳定发展日中两国关系的热情和期待。尽管日中两国经历过风雨波折,但日中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础还是坚实的,其中包括1984年访华的3000名日本青年,如今他们是由衷期待和积极推动日中两国友好的中坚力量。只要日中两国政府和民间继续坚持青年交流,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记者 于青) 人民日报 2007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