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到日本去介绍中国的国际问题传播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15 8:29:3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罗洁 应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和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APRC)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宋以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杂志副主编谭秀英和笔者,于2007年1月12日~15日赴日参加“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回顾与现状”学术交流会。笔者以《平实、理性引导大众认识世界》为题作了专门报告。 爱知大学是以战前上海东亚同文学院大学的教师及有关人员为核心、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创办的大学。该校自建校以来,始终重视对中国的研究与教学,研究生院设有中国研究科,本科设有现代中国学院。在日本,拥有如此充实的中国问题研究与教学机构的大学仅爱知大学一家。ICCS是以该校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科博士课程为核心形成的国际性研究教育机构,并且在中国的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设置了研究教育基地。 在“国际中国学”中,中国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ICCS组织这个学术交流会,就是为了推动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外交及中国学者对国际问题的研究现状。 宋以敏的发言评价了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她指出,在有些问题上这种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开始体现出来,因为学者的意见要转化为实际的政策,还必须面对国际和国内的政治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 谭秀英的发言用丰富的材料和数据阐述和总结了整个20世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于人们了解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非常有价值。 笔者的发言着重谈了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如何推向社会、推向大众的,谈了《世界知识》杂志在中国国际问题领域所占有的特殊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世界知识》的主要作用。 笔者指出:《世界知识》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水平、简练、易读的研究成果精华,供相关部门、特别是外交部门参考。多年来中国的国际问题期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乃至中央领导的重视,是与中国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发展,并且日益扩展到对外战略与政策研究领域这个背景分不开的。现在,从国家领导人到外交部等涉外部门,都十分重视学者的意见,他们也成为一些高水平的国际问题期刊的热心读者。《世界知识》发表的文章凝练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简短易读,因此更加受到公务繁忙的政府部门读者的欢迎。 笔者认为,政府重视学者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学者就成了政府的代言人。学者不具有代表政府的身份,也不具有转达政府意见的职能。而作为政府的外交政策,应该是“一个声音”而不能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因此,不应该将某些学者看作是政府的代言人,更不应该把个别学者的看法误认为是政府的意图。否则,就会导致对中国对外政策的误解和误读。 《世界知识》为国际问题研究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注重发挥学术传播和交流的功能,重视发表知名学者对重大国际理论问题的探讨,使某一个重大问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这个平台上以不同的观点出现。 对普通读者,作为一个由外交部主管的权威性刊物,注意宣传和传播中国的外交政策;以新闻分析和评论作为重点;向广大读者传播国际知识,帮助读者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国际意识。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曾明确表示,在国际问题报道上,外交部不会对媒体进行干预。国际报道无“禁区”。在这一点上,《世界知识》也不例外,发表的文章并非是外交部的表态。《世界知识》的工作主要是配合我国的外交工作,对国际问题进行客观报道、科学分析和评论。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后,《世界知识》以《朝鲜悍然核试爆》为题刊登文章。在10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外国记者向发言人刘建超提问:“外交部主管的杂志《世界知识》提到,因为朝方进行了核试验,六方会谈很可能已终结。这一说法是否代表外交部的立场?”刘建超答复:“谢谢大家关注中国媒体的报道。但这些报道只代表作者,最多是杂志社的观点。有的可能与中国政府的立场相同,有的未必一致,大家各抒己见也是正常现象。现在,各方都仍然认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有效途径,也都愿意在一定条件下重返六方会谈。因此,六方会谈并没有终结,依然存在希望,我们也在为这样的希望做出不懈的努力。” 交流会上,中日学者还就中日关系、朝核问题、中日韩历史问题、东亚共同体问题、伊拉克战争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