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日关系向好 日本须有远见和定力
|
作者:庞中鹏 文章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3-21 20:26:4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明确表示:“我愿意在中日关系保持持续改善势头的氛围中,积极考虑今年上半年结合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正式访问日本”。 不过,李克强总理又表示,“中日关系改善不仅需要氛围,更需要远见和定力;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有利于让中日关系回归正常轨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础;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应该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共识”。李克强总理最后还郑重指出:“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阳春’,就要防止出现‘乍暖还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进入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确实出现了积极向好发展的势头,1月下旬,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向中国发出了“示好”的良好信号,如果中日关系能够保持住目前这种改善的势头与氛围,那么肯定会有利于中日关系的长远顺利发展。 不过,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础,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中日关系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在中日关系出现“小阳春”的同时,还要特别防止出现“倒春寒”。 首先,仍须防止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领土主权与台湾问题等事关中日关系发展基础的敏感问题上做文章抑或“做手脚”。历史、领土主权与台湾问题等在中日关系发展中高度敏感,倘若日本一方面表示要改善中日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历史、领土主权与台湾问题等领域不时地搞出一些“小动作”,这种“两面手法”抑或是“双面外交”的伎俩,难言能够让中日关系深入向前发展。 第二,保持互信。关键是日本首先要对中国积极上升的综合国力展现出信任、认可、不疑惑、不疑惧与不焦虑的平和心情,能以平常、客观、公允与公正心态看待中日国力的消长变化。日方应能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不同于以往的争霸、称霸、搞势力范围、划分阵营甚至挑起军事冲突等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老旧套路”;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能给地区与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稳定、增长与“正能量”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发展壮大,只会给中日两国发展和深化和平友好关系增益助力;中国的发展壮大,可以同时也能够给日方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不可能损害日本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也不可能给日本的发展带来或增加威胁与危险。 第三,善于寻找与发现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积极因素。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当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正是“以民促官”的结果。目前中日普通民众的往来已经很频繁了,特别是每年大批的中国游客涌向日本,给日本观光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同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经济复苏。近几年来,赴日中国游客给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送去的是一个个“经济红包”,单纯从人数来讲,在2015年赴日外国游客1974万的总人次中,中国游客就达到500万人次,为总数的1/4;从消费额来看,3.5万亿日元的外国游客消费额中,中国游客的消费额就达1.48万亿日元,占了整体的40%。 第四,日本方面在外交上能有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的战略远见与战略规划。中日关系近年来不能战略转圜的一个重要原因乃是日方在外交上的战略“短视”,日方不能从战略与长远角度审视中日关系的发展,而是局限或拘泥于日美同盟的条条框框中。在日方眼里,中日关系仅仅是排在日美同盟关系之后的一个“不是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外交规划与安排上,日方几乎处处紧跟美国,特别是在牵制中国发展方面,日本可谓是为美国“尽了忠、出了力”。今后若想顺利推动中日关系深入向前发展,日本就须在外交战略规划上多下一番功夫,登高才能望远,要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中日关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的短暂时期,更不能视中日关系为“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之事。日方须认识到,发展中日关系是功在千秋、利在长远的50年甚至上百年的宏伟大业。凡事以“日美同盟”为优先,凡事唯美国马首是瞻,只会“一叶障目”,只会让日美同盟蒙蔽住发展中日关系的战略远见。如果日本有能跳出日美同盟“窠臼”的勇气,能在外交上做出有远见的战略之举,方才是深化与拓展中日关系的良方。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重要纪念年份,日本应珍惜与抓住难得的机会,能在敏感问题上谨言慎行,能有效管控与抑制敏感问题的发生,真诚地与中方相向而行,真正使2018年成为中日关系持续改善的机遇之年,成为中日关系转圜的战略之年。 (庞中鹏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