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张建国:在日本掀起“京剧旋风”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5 11:03:5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张建国近影


   
 
  2006年12月30日晚,中南海怀仁堂张灯结彩,丝弦绕梁。一年一度的“新年京剧晚会”正在这里举行。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著名京剧奚派传人张建国与往年一样,饱含深情粉墨登场。他这次与其他3位优秀演员同唱了一段大家熟知的《甘露寺》选段“劝千岁”。台上满弓满调,台下掌声雷动……

  ■“活诸葛亮”掀起“京剧旋风”

  2006年6月,一部名为《鞠躬尽瘁诸葛亮》的京剧在日本巡演了两个多月,足迹遍布东京、大阪、名古屋等38个城市,演出68场,观众人数达到了14万人次之多。在巡演期间,有些观众从一个城市追到另一个城市,看了又看,有的观众甚至为剧情感动得落泪。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经久不息,演员有时谢幕长达6分钟,后台堆满了未留名的鲜花、礼品。巡演结束后,邀请方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创办者池田大作先生亲自将“民音艺术奖”颁发给了这出戏的领衔主演——诸葛亮的扮演者张建国。 

  长期以来,京剧在海外演出多以武戏为主,诸如《三岔口》《打店》《雁荡山》等等,也包括一些猴戏。久而久之京剧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老外只看武戏,不懂文戏;只喜看热闹,不会看门道。因此,这次以文戏在海外挂牌演出与其说是一种展示,不如说是一次冒险。

  《鞠躬尽瘁诸葛亮》是中国京剧院应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邀请,为日本观众量身打造的。这出戏根据《三顾茅庐》《长坂坡》《赤壁之战》《空城计》《五丈原》等京剧经典折子戏移植改编而成,讲述诸葛亮从初出茅庐到赤壁大战、空城斗智到五丈原凄寂辞世的曲折故事,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了诸葛亮的一生。张建国饰演的诸葛孔明智慧儒雅、散淡雍容,潇洒中还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演技和角色魅力融为一体。最后的《五丈原》一场,当七星灯灭,诸葛亮病逝时,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

  一位日本观众在来信中这样形容奚派老生张建国的唱腔:“他的唱声先扩展至整个剧场空间,然后从剧场的顶棚墙壁降到观众席,随后喷在了我身上,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种妙不可言的视听感受,非常舒服,很过瘾。”

  ■“脱胎换骨”学习奚派艺术

  张建国出生在河北晋州小樵村一个农民家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东百里之遥的晋州,自古有玩戏的习俗,每逢过节,各村各镇都兴唱大戏。小樵村有个庄稼汉张景刚能唱老生还能唱旦角,平时有个习惯,甭管干什么,甭管走到哪儿,嘴里总是不停哼哼着京剧。他的嗜好直接影响到他的几个年幼的儿子,特别是二儿子张建国,他爱戏比爸爸还入迷。

  童年时期正赶上“文革”,7岁的张建国一度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爱子心切的父亲半夜里骑了几十里路的自行车到县文化局游说,为儿子争取到一个学戏的机会。14岁那年,张建国才如愿以偿考进了石家庄地区戏校。

  14岁的孩子胳膊腿儿已经有些发硬,张建国玩命地补习“童子功”,谁知3个月的试办期刚过,他陷入了演员最害怕的困境——倒仓。金嗓子消失了,他只能演演小配角和反面角色。虽然如此,每一次演出他都认真准备。为了尽快恢复嗓子,他试了各种办法,听人说口含黄连管用,他就天天将黄连含在口中。果然苦尽甘来,他的嗓子一天天好转起来。

  1984年,张建国正式拜奚啸伯的得意门生张荣培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奚派艺术,这一年他25岁。师傅爱徒如子,要求也格外严格。这个徒弟原来不甚规范的唱腔、念白以及身段,都要“脱胎换骨”。张荣培从走台步开始给张建国改毛病,一个身段、一个唱腔都反复教上几十遍,徒弟学得也认真。师徒二人在开始的两年多里,经常说戏到深夜一两点。张建国学完戏回家的路上,有车不骑,推车边走边背戏。有时候到了家还没背完,他就不进家门,在门外背完才回去。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张建国的艺术事业蒸蒸日上,成为当代青年四大须生于魁智、李军、张克中的“大师兄”。

  ■让国粹走近更多人

  2001年,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改称中国京剧院三团,张建国出任团长。这意味着从此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如何经营、管理好剧团,培养选拔优秀的人才,将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向社会推广,都成了他的日常事务。

  从2004年4月26日至6月15日近50天的时间,张建国带领三团在北京、天津的16所大学进行了23场演出,演出的剧目是一些精彩的传统大戏和折子戏,如《四进士》《杨门女将》《赵氏孤儿》《失空斩》《望江亭》以及一团的新创剧目《图兰朵公主》。所有的校园演出都是公益性的。虽然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是这次活动让他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京剧演出在校园的受欢迎程度超乎他的想象。每次演出,学校的礼堂挤满了学生,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热爱和惊喜。有学生说,我们接触京剧太晚了,你们怎么不早来演出啊! 

  如今,张建国的脑海里酝酿着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用京剧的形式完整表现《三国志》,拍成一系列舞台京剧,制作出剧本精彩、唱词考究、能体现出国粹精髓的好戏,在国内外演出。这是几代京剧艺术家都想做的事情,张建国立志要将它变为现实。

  在采访期间,张建国家中蟋蟀时时幽鸣,桌上徐徐的茶香沁人心脾。这就是艺术家的生活:简单、恬淡而美好。或许,追求艺术要有一颗执著而纯净的心,才能将更好的作品带给这个世界。

  张建国小传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奚派艺术的扛鼎人物。1958年6月出生于河北晋州,1975年12月毕业于石家庄地区戏校,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曾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1996年新剧目调演“程长庚大奖”、2002年梅花奖、2004年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奖项。现为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 (陈晰 余玮)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1-15 第02版 )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