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日经济专家探讨全球经济形势及中日经贸合作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9-28 19:04: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第十二届北京-东京论坛27日在日本东京开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经济分会场上,来自中日两国的经济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并就中日两国在全球背景下的经贸合作和新机遇展开讨论。 中方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目前中日合作的主题是共同面对全球和亚洲的和平发展。对中日企业来说,目前全球金融经济环境复杂,应着眼于如何规避更大风险,共同谋求未来发展。 傅成玉认为,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战略未见显著成效,且政策副作用也将在未来若干年显现,特别是欧洲和日本低利率政策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全球贸易面临困境,反自由贸易和反全球化抬头。从本质上说,这是全球经济发展成果未能在各个国家和各个阶层得到良好分享的后果。这也意味着,近期在中国杭州闭幕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所达成的包容性增长共识应真正成为各国主要政策,以更好地让全球分享发展成果。 日方代表、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顾问守村卓在主旨演讲中说,在目前全球化经济进程中,中日两国需要联手共进、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包括削减钢铁过剩产能、国有企业改革等经济结构改革,而通过导入民间资金和经营方式,以提高经营效益也十分重要。 中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中日企业共同面对着全球经济挑战。在全球经济缺乏增长动力和合作协调的大背景下,中日企业如何创造新需求变得尤为重要。张燕生说,目前中国在扩大内需和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正在显著生效。中日企业应在创新和创业两方面开启并加强合作,创造包括“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在内的合作平台,并共同开拓非洲等第三方市场。 张燕生说,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新的时间窗口。从中国角度来说,结构性调整正在形成,中国供给正从速度转向品质,中国产业合作正从低端转向中高端,增长动能则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包括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方面,中日企业有着广泛合作空间,而日本企业也恰恰在这些领域有着独特优势。中日企业应在推动新经济、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共同摆脱双边合作困境。 对此,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提出了中日两国需着重处理的五对关系,以更好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包括政治意图与经济利益、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优先领域与拓展合作、双边关系与区域合作以及域内稳定与区外合作。江瑞平认为,开拓新领域合作将带动中日关系走得更远,包括互利性最强的节能环保领域、中日双方都积累了坚实基础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中国后来居上的互联网领域等。中日两国需要采取有效政策,在保障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开拓新市场机遇。 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顾问枪田松莹则从贸易公司角度对两国合作提出建议。枪田松莹说,中日经济合作,特别是和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十分重要。中日企业应增加直接对话以增强互信和了解,不应让负面声音阻碍合作机遇。中日企业有着不同的优势领域,应该强化“1+1>2”效应,在新能源等领域加强意见交换并创造商机。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董事长奥正之也对中日双方在能源环保和“互联网+”领域的合作有着巨大期待。奥正之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结算功能进展飞快,特别是金融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在提高便捷性的同时,产生了新产品和市场,双方企业应面向这些领域拓展合作。 中国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在开幕式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对中日新经济领域合作提出想法。他说,新技术趋向更加智能化,对材料提出更加细致和安全的要求,新流程则强调了新服务,日本企业在这两个领域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中国企业借鉴。(新华社记者:许缘、钱铮)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