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第八次访日研修团拜访日本古屋资源回收中心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12 10:43:3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4月19日参观名古屋资源回收中心感想: 1、名古屋知多市建市46年,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完整高效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体系,涵盖市民初级分类、专业人员集中处理和相关企业再利用等各个环节,提升了环保意识,美化了居住环境,节约了自然资源,为他们的先进做法点赞! 反观国内目前尚不尽如人意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现状,相信有政府职能部门和志愿者的宣传教育,配以适度的强制惩戒措施,每个人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已成江海”,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绿水青山的环保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名古屋知多市资源回收中心。知多市市内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被回收到这里,进行专业的垃圾分类,压缩、粉碎或整体打包,之后由业务部门售卖给需要的企业再生产成生活日用品或食品包装。 二十多年前,知多市就开始对外开放资源回收中心。起初,向市民实施垃圾分类也是有很大难度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政府与志愿者的宣教工作,到今天垃圾分类回收对于市民来讲是一件生活中必须的事情。哪类垃圾在哪天回收,都是有时间表的。 第二张图:1.5个白色塑料瓶可以制作成一双工作手套。第三张图:上层货架的用品经回收再利用制作成下层货架的商品。第四张图:左侧货架和右侧货架的酒瓶从肉眼观察无任何区别,但从材料上讲,左侧的为生玻璃抗压,可以直接回收到酒厂反复使用15次。第六张图:白色饭盒在被回收前,一定会被市民清洗干净。饮料瓶也一样,需要把液体倒掉清洗干净。第八张图:瓶子会按照颜色分类进行处理。 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开展的非常早,人民已经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在日本的街道看不到垃圾,垃圾桶的垃圾量也非常少。 我们智慧的中国人民,也在做垃圾分类,但是通常垃圾工人在回收时,会出现一锅倒的情况。垃圾分类处理,可再利用资源回收,利国利民!我们需要学习、宣教! 3、日本高速公路上的卫生间,不仅干净而且方便,每个蹲位上面都有指示灯,提示里面有无人员,省去了我们自己寻找的时间。下午参观了名古屋资源回收中心,该厂建立到现在,也是从公众的不理解到支持,环保理念慢慢深入人心,现在每年回收31200吨废品,每月回收一次,主要以旧报纸、杂志、饮料瓶、衣物、白色垃圾等12种回收利用的废品为主。两国相比,就发现废物回收并不是喊口号而已,要靠政府的措施,民众的意识 4、参观知多市垃圾分类中心,二十年之前这里开始分类回收,一开始也是经历了社区居民的抱怨与抵制。今天,我们惊叹于整个国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同与实践,但更敬佩背后那么多人的坚持与努力。莫着急,慢慢来! 5、参观知多市垃圾分类中心,垃圾分类要链接政府,链接居民,除了不厌其烦宣传,更要做到细致。垃圾不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且资源放错地方变成了垃圾,变成了人类的负担。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尽量的延长资源的寿命。垃圾中心放开给居民随时参观并且参与工作坊是回去后可以活用的亮点。 6、第三站参观了日本知多市资源回收中心.大到衣服瓶子.小到报刊书籍.都在固定的流水线中有效地被回收.输送到各个工厂重新投入生产.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在资源匮乏的日本.人人对资源稀缺的危机感与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反观国内垃圾分类的推行屡屡受挫.粗放地焚烧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对于垃圾分类的推行方式与资源回收的流程。 7、这个回收中心成立于二十年多年前。在二十年前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也有很大的阻力,国民也不接受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耐心的上门宣传与引导,慢慢的垃圾分累逐渐形成,国民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废品回收再利用现也是可圈可点,例如,一个比较大的饮料桶可以做成一双手套等,这是我没想到的。在这个垃圾回收中心现在可以回收十二类,每天上午是他们垃圾分类的时间,同时国民可以随时参观与亲自体验制作。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成功经验,或许需要很多年,但是可以给我们的孩子给培养一种节约、环保意识。 8、曾经参观慈济集团的垃圾回收分拣站,赞叹台湾志愿者无私奉献长期参与垃圾分拣的毅力,看到日本国民普遍的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感觉这才是更可持续的模式,每一个家庭和个体践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当然比事后动员志愿者参与垃圾分拣更有效率。毕竟一个国家的资源节约和再利用不能依靠部分志愿者奉献,而是要依靠健全的法规制度和全体国民遵照执行。无论最初推行垃圾分类如何阻力重重,这条路必须继续走下去。慈济集团下属大爱感恩科技公司开发的由回收矿泉水瓶制造的毛毯和服装,倒是特别生动的变废为宝的活教材,值得大力推广。关于慈济毛毯和“神奇白裤”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此次我们同行:践行一种理念,绿色发展可持续;播撒一粒种子,收获和平和生态;点燃一份激情,携手并肩不停歇;追逐一个梦想,天蓝树绿水更清……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