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唐家璇在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全体会议发言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4 9:03:3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唐家璇在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全体会议发言 伴随中日关系跌宕起伏,我和中方委员都在认真思考这几年两国关系演变给双方留下的经验教训。我相信日方委员也在做同样的思考。在这里,我愿同各位分享几点个人体会: 第一,要坚持固本强基,悉心维护两国关系政治基础。中国有句俗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集中体现在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上,其核心是两国领导人就历史、台湾、钓鱼岛等重大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谅解,凝聚了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双方倍加珍惜和维护。事实证明,这两年中日关系之所以遇到严重困难,恰恰是因为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未能得到严格遵守,使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受到损伤。改善发展中日关系,首先需要正本清源,重新确认共同恪守和遵循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精神。 第二,要坚持以史为鉴,构建和维护基本政治互信。战后中日关系重建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日本对战前侵略历史深刻反省的基础之上。记得本届委员会成立之初,历史问题并没有成为两国关系的突出问题,这是因为当时日本政府和领导人在有关问题上能够秉持正视历史的态度、采取正确的行动,赢得了亚洲邻国人民的基本信任。反观这两年,由于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言行,中日关系遭受重创,也使日本在国际上遭遇了信任危机。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就不可能顺利发展。 第三,要坚持求同存异,维护和平稳定大局。中日关系此轮困局始于钓鱼岛问题。委员会迄今已经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双方各有立场主张,只能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事实证明,钓鱼岛问题对两国关系的杀伤力是巨大的,破坏老一辈领导人谅解共识的代价是巨大的。如何在正视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有效管控分歧,将问题纳入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避免对中日关系持续造成长期干扰,是对双方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的严峻考验。 第四,要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是中日关系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动力。近年来两国国民感情持续下滑,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受到削弱,这种不正常状态必须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民意不可违。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政治家的决策和行动必须考虑对国民感情和民意的影响。中国人民愿意同日本人民友好相处,我坚信中日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日两千年友好交往的传统积淀,邦交正常化40多年的深厚积累绝不会被一时的逆流湮没,所谓邪不压正,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日关系回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正确方向上来。 同事们,朋友们: 我们半年前在长崎开会时,中日关系还面临相当复杂严峻的困难局面。长崎会议发出的积极信息为推动两国关系走向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半年后的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经过两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已经取得重要积极进展。 上个月,中日两国政府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并发表四点原则共识,两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见,中日关系朝改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不仅在中日两国引发积极反响,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双方在中日关系历经两年多困局后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可谓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和维护。原则共识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切中要害,意义非凡,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本清源,重申了指导中日关系发展的政治文件和基本原则;二是对症下药,就妥善处理历史、钓鱼岛等当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原则和方向;三是在此基础上,对双方循序渐进重启各领域双多边对话、构建政治互信作出了规定。可以说,四点原则共识是两国政府着眼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作出的明智政策抉择,回应了两国人民希望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的愿望和诉求,为双方下阶段推动两国关系改善进程奠定了基础。 两国关系出现积极变化固然可喜,但双方还应清醒地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两年中日关系遭受冲击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不可能一夜消失。改善中日关系需要一个过程,构建政治安全互信,推动两国关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更需要双方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务之急是双方要继续相向而行,切实遵循四点原则共识并将之落到实处。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原则共识,按照共识的精神和要求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逐步构建和积累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重新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作为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会,我们由衷地欢迎两国关系取得的积极进展,高度评价两国政府为改善中日关系作出的积极努力,同时也呼吁两国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支持、维护和推动落实原则共识,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改善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双方委员通过此次会议,围绕如何落实好四点原则共识开展建设性的探讨,积极为两国政府建言献策。 同事们,朋友们: 值此岁末之际,我们回顾过去,审视现在,目的是更好地展望和规划未来。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反思战争惨祸、思考人类和平的重要年份。展望2017、2018年,中日两国还将迎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着眼明年乃至中长期的中日关系发展,我想代表中方委员会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以史为鉴,共谋开辟未来新局面。在战争结束近70年的今天,中日关系仍不时受到历史问题的困扰甚至冲击,这一现象令人深思,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明年世界各国都会以各种形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也将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反对法西斯、反对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维护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中日两国人民应该是站在同一边的。日本政府和领导人如何把握这一年,对外释放什么信息,亚洲邻国高度关注,全世界也将拭目以待。 从此意义上讲,只要定位和把握得当,明年对日本而言,完全可以成为机遇之年。70周年给日本重新审视和思考历史,通过正视和反省历史卸下包袱,同亚洲邻国实现真正和解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注意到日本国内已开始相关讨论,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能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以实际行动信守“村山谈话”、“河野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同过去的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摆脱历史问题的干扰,日本同亚洲邻国才能真正实现和解,共同开创和平合作的美好未来。 第二,构建互信,共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互信缺失,战略互疑突出,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全面发展的突出短板。政治安全互信缺失的根源在于相互认知和定位,归根到底是需要解决彼此到底是合作伙伴还是对手、威胁这一思想深处的根本问题。 我们注意到,最近日本领导人时隔多年再次公开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日本和国际社会是重要机遇,我们认为这一表态是建设性的。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方从自身国情和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同时中国也愿意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事实将继续证明,一个发展强大的中国,将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地区和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遇。 日本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腾飞,带动了亚洲的发展繁荣,使日本成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近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一些企图通过修正历史、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的动向,使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不得不担心日本能否继续沿着战后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我们深信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我们注意到日本社会和平力量仍有广泛和强大的影响力,希望日本政府和政治家顺应民心,顺应时代潮流,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