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日交流中架桥梁 “跨界”华侨刘甚秋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9 20:41:3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在中日交流中架桥梁 图为刘甚秋在北京大学日本校友恳亲会上致辞。 任一丁摄 刘甚秋,河北香河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先后就职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日本野村证券、日本光通信公司并担任事业部部长,后开始创业,现任日中经营者协会常务理事、北大天公国际投资株式会社社长,获得早稻田大学商学硕士和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 生于60年代,长于80年代,扛住90年代的风险与挑战,活跃在新世纪的舞台——这是这个年代成功者的成长履历,这其中有一位旅日20余年的华侨,他倾半生心血,在为着这样一个“中国梦”而奋斗:中日之间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多一分合作,少一分仇恨。 金融到IT的“黄埔生” “80年代是中日关系非常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基于中国的日本研究热,国政系和日语系就是北大的热门专业,”谈及专业选择,刘甚秋流露出北大学生典型的理想主义情怀,“50年代初,日本的GDP和中国相当,为何80年代就成了世界第二?这是我们学习日本的初衷。” 在日语系的学习之外,他也旁听很多经济学课程,有了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毕业时,恰逢北大经济系需要一名从事日本经济研究的教师,二者兼修的刘甚秋就被经济系要了过去。任教不到两年,早稻田大学提供给北大一个深造的奖学金名额,时任北大副校长的罗豪才挑中了他——就这样,刘甚秋远渡重洋开始了日本生活。 在日本,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时任野村证券副社长齐藤惇。硕士毕业,刘甚秋在齐藤的帮助下进入日本金融界的“黄埔军校”——野村国际金融部,主要从事中国企业的东京上市和日元债券的发放业务。正当事业草创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债券业和海外上市迅速遭遇“过山车”:在四面楚歌的压力下,齐藤建议他把眼光放到IT产业上来。就这样,他被推荐到日本IT巨头之一的光通信公司担任事业部部长,开始了人生新起点。 “我要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师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成就了我的每一次重大决定。”刘甚秋谈到自己的曲折历程,心怀感激。 中日群团的“领头人” 刘甚秋坦言,在创业过程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对自己的业务帮助很大。大使馆商务处会定期邀请国内各级政府赴日招商洽谈,介绍他们相互认识。刘甚秋的两地人脉由此建立起来:在拿下三菱重工、日立和富士通等多家著名日企的软件开发项目后,刘甚秋与部分日企代表共同发起了“日中经营者协会”,致力于中日民间企业的沟通:一方面,他们申请日本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中国企业投资予以优惠条件;另一方面,他们也引导日企赴华,在内地投资办厂——日立在大陆的多家分公司就得益于此。此外,他们也邀请华联、超市发等中国零售企业赴日投资,还有内地各级政府对日本环保项目的考察和开发,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中日之间的了解很重要。有很多老一辈华侨加入其中,向日本企业介绍中国、传播中国,力求消除误解。在福岛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协会的中国企业代表就向日本政府捐款赈灾。 “当然,基于各方面原因,中日客户对对方投资环境的不信任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使得协会的工作开展很难。”刘甚秋说,“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信任的根源是对对方的不了解。我们需要大使馆和官方的斡旋,更需要深入地交流和互信。这就是在日本的中国经营者要努力的方向。” 放眼未来的“大园丁” 在光通信公司,刘甚秋利用日本领先的IT技术,从中国引进IT技术人才悉心培养——这个习惯也被他带到自己的公司“北大天公”。“把国内的IT人才吸引过来培养并不是人才流失,”刘甚秋笑着说,“他们成熟后很多会回国发展,现在国内IT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是那个时代培养起来的,我就有很多得意弟子。” 业界之外,刘甚秋也重视中日之间年轻人的交流。“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没有交流机会,不能让我们的后代青年也失去交流机会。”他与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达成协定,每年自己出资支持从北大选派一批学生赴日本短期参观考察,真正近距离地感受日本。“我相信,他们会成为决定未来中日关系新的左右手。”刘甚秋坚定地说。 刘甚秋认为,中日关系近年来的紧张并不能代表民间关系紧张。日本企业界和民间对中国的认识和政府有很大差别,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希望了解中国。“中日之间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对方,去正视差距。我想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冷静看待中日关系。这是园丁的工作,但我乐在其中。”(任一丁)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