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世博会日本展区总代表塚本弘:日本服务型机器人的骄傲与教训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2 7:56:1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世博会日本馆里的机器人[43.21 4.05%]演奏中国音乐非常在行。它迈动双腿,从舞台一侧登场,站定后摆好架势,一手抚弦,一手拉弓,一曲《茉莉花》便从弦下流淌而出…… “‘教’会这个机器人拉小提琴,我们花了5年时间。”世博会日本展区总代表塚本弘昨日在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上透露,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这个机器人还只会用小号吹奏简单的旋律。 让机器人换一种表演乐器就要花5年时间?“其实这是一种技术上的飞跃。”塚本弘解释说,管乐吹奏靠嘴唇张力的松紧和气息大小,而弦乐演奏不仅对腕关节、指关节的灵活度有很高要求,还强调左右手臂的配合,对机器人控制程序的研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来自“机器人王国”的代表,塚本弘的发言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未来20多年内,服务型机器人将成为人类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服务型机器人产业的勃兴,不仅会让日本经济找到“救生圈”,也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金融危机时期的机器人研发 “机器人将成为日本国际竞争力的基石。”上天、入地、下海、替人类干“苦差事”的工业机器人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2005年发布报告称,日本的机器人工业产值将从2006年的52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00亿美元。而日本国内也提出了要在2025年拥有100万个工业机器人的目标,届时这批相当于1000万个熟练产业工人的劳动力,将完成日本15%的工业生产。 不过,日本并没有满足。“日本机器人技术的下一步发展重点是服务型机器人,让它们完全融入人类社会。”塚本弘说,日本在工业型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应用上的成功,为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各种功能的机器人都已经初具雏形,有能照料老人的家政机器人、能够做饭的厨师机器人……普通人需要的任何机器人都会走入他们的家庭。”比如,讨厌洗碗的人就会在机器人中找到所需。由松下公司与东京大学IRT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洗碗机器人,能通过内置的感应器,感知盘子的大小和形状,再把一摞盘子一个个拿起冲洗。虽然有时它也会出现小小的失误,但随着研发的继续,不久后它就能像人类一样熟练地洗碗了。 “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最严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的时期,日本的公司、政府在机器人研发上的投入也没有明显减少。”从塚本弘展示的资金曲线看,日本对包括机器人研发在内的科研产业投资一直保持增长,“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低息融资等手段,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和研发。” 商业化:屡败屡战 在塚本弘看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的提高,都会加速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应用。 但服务型机器人产业目前仅是初现端倪,日本的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就出现了瓶颈。同时,日本“机器人王国”的地位也受到不少国家的挑战。 日本的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还谈不上成功。由于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日本的服务型机器人商业化屡遭挫败,至今几乎还没有成功实现市场化的产品。 早在2003年,三菱重工就尝试推出过家用服务型机器人Wakamaru。尽管它能为老人读报纸、能打电话,服务很周到,但因价格过高,至今其商业销售量仍为零。索尼公司开发的电子宠物狗Aibo凭借着可爱的造型和灵活的肢体动作,一度广受欢迎,但由于其2000美元的售价,也一直没有成功打入大众市场。 目前,全球唯一成功实现市场化的服务型机器人是美国的自动吸尘机器人Roomba。它能够自主驱动,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主动清扫房间。自2002年上市以来,Roomba销量已经超过250万个。这主要得益于其120美元的售价。生产Roomba的iRobot公司总裁海伦·格德纳(Helen Gardner)就曾对媒体说:“我们能生产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顾客想买什么。我们首先会考虑消费者。” 现在,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商也开始学习美国人的经营之道,从便宜、简单的机器人入手打开市场。塚本弘说:“日本开发的廉价清洁工机器人已经投入市场,和美国公司研发的同类产品展开了非常激烈的竞争。”而日本最新开发的能听懂人说话的玩具机器人i-Sobot,售价被定为300美元。索尼公司也及时吸取教训,调整了商业策略,在去年推出了售价350美元的会说话的机器人。 塚本弘说:“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化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消费者还不能承受为完全‘类人化’的机器人付出高昂的费用,工程师们不应只是闷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器人技术,还要看看人们的需求。服务型机器人生来就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