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人帮助孙中山先生闹革命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环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5 18:46:43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就这样,孙文用“中山樵”的名字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在日本,革命党人称呼其为“中山先生”,有时在前面加上姓。于是“孙中山”就成为孙文的另一个名字。“孙中山”广为人知,大概是平山周所料想不到的。


  此后,平山周成为孙中山的密友,长期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1905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1931年,他被中国国民政府海陆空军总司令部聘为顾问。


  山田良政:为中国共和献身


  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中,日本友人积极参与。其中,山田良政是第一个牺牲的日本人,被孙中山称为“外国义士为中国共和牺牲者之第一人”。


  山田良政,1868年出生在日本的一个武士家庭,曾参过军,退役后在台湾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在东亚同文会从事文化交流和情报搜集工作。在此期间,山田思想越来越激进,认为中国应当发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他与宫崎滔天关系密切,并通过宫崎结识了孙中山。


  1900年,孙中山决定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以郑士良作主将、日本人日南为民政总裁,南万里(即平山周)为副手。当时宫崎滔天等人感到日本同志力量太小,决定动员包括山田良政在内的同文书院的师生参与。宫崎认为,山田等人“都是爽快的男子汉,一呼,他们就会同行的”。


  10月8日,郑士良率600多人在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在清军的围攻下,起义军很快就因为弹药不足陷入困境。郑士良向孙中山请求帮助,孙中山希望台湾总督府帮忙,于是让起义军从惠州向厦门方向突围,山田的职责是接应惠州起义部队北上。


  就在山田忙着准备时,日本政坛发生重大变化,伊藤博文重新上台。伊藤一上台,便下令台湾总督府不得接济孙中山一枪一弹。10月20日,山田抵达惠州起义军营地,22日在随军突围过程中,因为迷路被清军抓获,惨遭杀害,时年32岁。


  山田的战死令孙中山悲痛万分。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不仅评价山田是为共和牺牲的第一位外国义士,而且在民国8年特意撰写纪念碑文,称山田“其人道之牺牲,亚洲之先觉,身虽殒灭而其志不朽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