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民间研究者 13年收集中日关系史料达万余件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3 9:17:3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王锦思的藏品。实习记者王苡萱摄

 

    13年,万余件,这是民间研究者王锦思为收集与中日关系有关的史料所花去的时间和取得的成果。专家称其藏品在民间研究者中极具代表性。

    4月28日下午,在位于丰台区角门南站的家中,王锦思展示了他的藏品。藏品包括各类老相片、杂志、宣传画、纪念品等。其中,与日本侵华战争相关的史料有全套读卖新闻社“支那事件写真贴”,以及40多幅反映日军侵占南京时的《东京日日》特报写真,还有松井石根进入南京举行的入城仪式。美国《LIFE》杂志最早对南京大屠杀的全部报道也被王锦思收藏。另外,中日友好使者纪念铜牌、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瓷瓶等也在其中。

    据王锦思介绍,自幼受抗战题材的电影、书籍影响,对中日关系史很感兴趣。13年前,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广泛收集这方面的史料,平时经常出入潘家园寻宝。其藏品还有一部分来自日本和美国,这是他拜托在国外的朋友从旧货市场收集来的。王锦思收集的史料曾在北京有过5次展出。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赵刚说,民间中日关系研究有其重要意义,王锦思藏品量比较大,在民间研究者中极具代表性,其保存提供的史料对中日关系史研究很有帮助。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