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应在中日间培养相互理解的下一代
|
作者:文苇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2 7:33: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据3月2日的《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已经向中国提议,长期来利用政府开发援助(ODA)对中国提供的低利日元贷款,从今年度起将阶段性地减少,以五年内全面终止为目标。 其实有关日本对中ODA的话题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中日间有种种微妙的互动,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国内对ODA问题也有不同的声音,大部分人觉得,中国经济如此高速发展,没有必要再给中国援助了。 让人高兴的是,有日本学者提出了对中ODA的新思维,早稻田大学中国综合研究所顾问,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前段时间得知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对中ODA问题,他上月15日便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以对中ODA培养留学生》一文,文章指出,东亚经济圈虽已成形,但连接各国的“共同体”即共同理念尚未形成,中日间“政冷经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共同意识”尚未育成。中日之间年轻人的交流太少,互相不理解。美国虽然没有对中国提供ODA,但美国的一些民间财团不断出资赞助中国的一流大学,用来设立研究所、提供奖学金、派遣学者等。日本的对中ODA多花在经济方面,在人才培育上花的工夫太少了。为了构筑将来良好的中日关系,日本应在“培养下一代”上多花力气,比如把钱花在来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身上,培养中日间能够互相理解的年轻一代,只有这样,日本才能与亚洲共同进步,这是日本的最好的亚洲政策。 笔者以为,这是个不错的提议,就算2008年日本对中ODA彻底结束了,日本还可以考虑以其他方式来继续对中国的援助,毕竟日本还是经济大国。来日本留学的学生的辛苦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体会,日本严格限制打工时间,昂贵的学费与生活费让留学生苦不堪言,他们对日本既爱又恨,甚至怨言更多。这样的心态与生活状态难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也影响了他们对日本的了解。如果日本政府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他们认识日本的热情会更高些。 说到中日年轻一代的相互理解,无须讳言,现状不容乐观。日本年轻人处在“中国威胁”的耳濡目染中,而中国的一些年轻人陷于过于简单化的反日风潮中,在网上对日本打打杀杀。这是令人遗憾的局面。说起来,胡耀邦时代的中日关系是让人怀念的,胡耀邦对两国青年交流的重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1984年金秋9月,3000名日本青年应邀访中,与中国青年友好联欢了15天,走时多依依不舍。这3000人的规模堪称宏大,作为东道主,中国下了大决心作了大准备,尤其当时中国尚不宽裕。与此对应,日本每年邀请100名中国青年访日。这些活动温暖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1986年11月8日,胡耀邦在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奠基典礼上发表讲话,他特别指出:“历史上有不少的人,因为只有狭隘的爱国主义,结果变成了误国主义。我希望中日两国青年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把自己锻炼成为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同时又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尚的现代人。”体味这些话语至今仍让人受益匪浅。 但中日关系的蜜月期已过去将近20年了,如今两国迟迟无法走出“寒冰期”。年轻人缺乏交流的现状又让人为中日关系的未来忧虑。笔者以为,谷口诚的有关日本以对中ODA培养留学生,在中日间培养相互理解的下一代的提议是很有可行性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