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著名外交官:日本要认识“新中国”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7 19:19:11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冈本行夫是左右日本外交路线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言论不仅影响政府决策,也影响着日本国民对外交和国际关系的认识。这些年来,他到日本各地向日本大学生传授外交“秘笈”;在日本重要政论节目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2005年8月,在香港凤凰卫视和日本朝日新闻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中日辩论会上,他曾代表日方参与辩论。他也是《朝日新闻》等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媒体争相采访的外交专家。12月15日,冈本行夫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独家专访,就中日关系问题发表看法。
“日中应一起走向成熟” 中国人的理解让我吃惊 在日军多次轰炸的重庆,听众十分友善。有人说:“我为能第一次直接听日本人演讲而感到高兴” 对于冈本行夫来说,在《产经新闻》发表支持中国的文章已经并非第一次。北京奥运前夕,他的那篇《对08年北京盛典的期待》已在《产经新闻》头版刊出。 从1990年至今,冈本行夫访问过中国将近20次。最初,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并不温和。他记得当时在几个大学进行演讲时,在场年轻人向他提出的问题都带有对日批判的火药味。不过,今年11月下旬,冈本行夫应日本外务省之邀赴中国各地进行演讲,看到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日军多次轰炸的重庆,听众十分友善。有人说:‘我为能第一次直接听日本人演讲而感到高兴。’”他在文中回忆。冈本行夫还向中国听众介绍了参拜靖国神社的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心情,并说:“请大家不要讨厌小泉。”令他没想到的是,“听众响起了掌声。笔者对此感到吃惊。” 让他吃惊的还有在厦门大学谈到日美安保与台湾的关系时中国人的温和。“对于反对中国大陆保留对台湾行使武力权利的言论,与过去不同,中国的反应变得理性、温和了。‘我们不赞成,但理解日本的立场。’ ” 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之后,冈本行夫受台湾军方邀请参观金门巨大要塞,从金门岛眺望厦门,他感受到了“这个眼前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前线的紧张气氛。“时过境迁,10年过去了,中国快速变得富裕起来,厦门变成了浪漫的海滨城市。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看金门岛的眼光温和了。让人产生已经决出胜负的感觉。”冈本行夫的笔触饱含深情。 文章发表后,尽管支持者甚多,但还是引起了少数日本人的不满。有人批评他:“你的观点无法代表大多数中国百姓的改变,中国还没放弃反日感情。”他回应说:“中国人变得更加从容、冷静和理性,并不只限于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中国人,我一直在追踪研究中国的反日网页。我发现近年这些网页越来越少。” 在国际会议上,冈本行夫也感受到中国人的发言内容有了变化。“跳出了只谈中国个别情况的思维,而是更多的从国际局势和全球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国际会议上,越来越多的与会者开始认真倾听中方的意见了。” 日本要认识“新中国” 日本人只记得被美国空袭和扔原子弹,而忘了对中国的侵略 《国际先驱导报》:10月底,日本前防卫省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相当于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撰文美化日本侵略史实,认为日本当年对中国的侵略和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是“按条约行事”。是不是仍有少数不明就里的日本民众也同意田母神的立场? 冈本行夫:很多日本人的历史认识有错误。错在哪?错在认为战争是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的,但事实上,战争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 《国际先驱导报》:那个时候的对华态度是? 冈本行夫: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日本,日本看中国就像“哥哥看弟弟”,但现在这种看法不再行得通了。今后和中国相处时,日本一定要抱着充分谦虚礼让的态度。“田母神论文事件”除了事实层面上有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中国谦让的态度。
7月28日,日本外务省和日中友好会馆举办联欢会,欢迎参加“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造30周年研讨会”的中国青年访日代表团。本报记者 张华/摄 右翼煽动不了日本国民 少数厌华分子确实存在煽动国民感情的动机。关键问题在于让更多的日本国民变得更成熟,不要受那些人的煽动 《国际先驱导报》:近10年来,日本不断出现厌华声音。很多中国民众期待日本政府、学者、媒体能对这些少数派施加影响。 冈本行夫:否认日本侵略中国其实只是极少数人的看法。我给你一个数字,《读卖新闻》在2005年10月对3000名日本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的达到了87.1%。 虽然厌华人士只是一小部分,但他们确实存在煽动国民感情的动机。关键问题在于让更多的日本国民变得更成熟,不要受那些人的煽动。“田母神论文事件”后,麻生首相在第一时间撤了田母神的官职。此外,五百旗头真等在日本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也纷纷在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指出田母神历史认识的错误。这说明学者们还是在对这些少数分子表示反对的。不过,关键是99%的日本国民最终听谁的。 此外,日本对中国的谢罪和反省不是从1995年的“村山谈话”开始的,而是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就明确表示了。 中日谁也离不开谁 日本人的DNA中都含有中国成分。现在,这种血融于水的关系尤其表现在经济层面 《国际先驱导报》:你曾经提出,日本外交上今后最该花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处理的是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国际先驱导报》:你刚刚说中国超过日本只是时间问题,具体来说,你觉得需要多久? 冈本行夫:中国已成为亚洲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强国了。当然,成为强国同时要肩负相应责任。也就是说不光重视本国发展,还要着眼于亚洲今后的整体发展。中国的发展对邻国的安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期待中日能真正和解 《国际先驱导报》:但是许多中国民众担心日美同盟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定。 冈本行夫:日美同盟是一个以军事为基础的同盟。日本对华攻击能力是被日本宪法所禁止的,日本本身也没有攻击中国的意图。美国应该也没有吧。日美同盟的意义在于日本受到攻击时,美国出兵保护日本。可以说这是一个防御性的同盟机制。 另外,中国人对日本存在一个误解,认为日本对台湾抱有野心。其实日本对台政策很简单。第一,不支持台湾独立。第二,台湾的地位该由大陆的中国人和台湾的中国人共同决定。第三,反对在台湾海峡使用武力。 《国际先驱导报》:关于历史问题,你觉得中日之间能和解吗? 冈本行夫:我期待着中日能达成真正的和解,比如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等。德法之间实现了这样的和解,但那是以整个欧洲大陆的和解为前提的。中日之间要想做到这些,也需要亚洲整体框架的大背景。但这还只是一个理念,实现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困难。 尽管中日关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冈本并不悲观。他最喜欢的一句中国话是“随处作主,立处皆真”。意思是何时何地都不迷失自己的主体性。也正因此,他没有听信少数日本厌华人士的观点,而是靠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一个新的中国,并把中国的变化传达给更多的日本百姓,从而影响日本的外交政策。冈本说,他今后打算继续在《产经新闻》上写文章,强调日本与中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性。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