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日合作江津造林 “绿化地球,保护长江”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华龙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7 19:40:32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
|
华龙网讯(通讯员 潘黔川 叶 江)绵绵冬雨持续一周后,11月2日至3日,雨过天晴。在江津区德感街道草坝村一处70亩的贫瘠山坡间,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17名日本植树志愿者。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绿化地球,保护长江”,不远万里奔赴此地,履行着中日合作造林项目的承诺! 像这样的植树造林活动,在江津区德感中日合作造林基地,已经开展了9年。这是第16次。 在田间地头,在无树之地,这群日本自愿者颈系碧绿围巾自愿者标志,脚穿胶统靴,手持铁铲或水桶,穿梭忙碌于稀泥未干的泥土上,与当地村民一起种下一颗颗枇杷树苗。那一丝不苟的认真劲,让人肃然敬之。这中间年龄最大的有69岁,最小的21岁。他们来自东京、大阪、广岛等日本10多个地方。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为了绿化事业,我再劳累点都很高兴!因为我喜欢,我每天都想做一份让土地变绿的事情。”来自日本国立医院的山本本也,尽管59岁了,仍自愿要求来植树。从1999年开始,他每年都坚持参团来,不言放弃。他一边蹒跚着植树,一边告诉道:“这里的人很亲切、很好!每次来,当看到这里自己亲自种下的树苗长成片片绿树,是最快乐的事!历史上,我们曾做了对不起中国的事,现在能为中日友谊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内心感到很欣慰!” “植树虽然很辛苦,但是能为这里增添一点绿色,我很高兴!”对中国文化很痴迷的25岁的日本人田中江利,学了四年汉语,她用还不流畅的中国话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我是东京一家公司的职员。第一次来中国就感觉到中国人很友善。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很想多到中国来走走看看,多交流,把中日友谊之树不断种下去!来年我还要来!” “在从日本出发前,我们团队里的人都互不认识,但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想法——绿化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所以走在了一起!我们将在两天时间里与当地人种下4000株树苗。”日方代表团团长铃木告诉道。 据笔者了解,自从1999年6月,重庆市政府救灾办与日本地球绿化中心事务局达成《关于在中国重庆地区共同开展绿化造林的合作协议书》以后,日方植树自愿者先后组团16次来到江津德感街道开展中日合作造林活动,人数达到361人次,种下了面积达8373亩的10多个品种的53.62万株树木。 如今,在德感中渡村、篆山坪村、三河村、草坝村、圣泉村等5个长江边上的山村,昔日的荒山野岭披上了片片绿装。这里的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前几年,日本客人来种下枇杷树后,现在我地上的这几百棵树木都接了果子。每年这些枇杷树就能让我收入一两万元。”草坝村54岁的老农民陈海智高兴地告诉道。陈海智只是这5个村里的一个缩影。在德感中日合作造林基地上,已经有2万多名村民从中受益。 “日本客人在此植下树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树苗的后期培土施肥等管护工作,依托当地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开发挖掘,让这片树林成为中日友好见证的友谊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林!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林!”江津区农业开发办主任廖家飞,握着日本朋友的手,庄严承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