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日青少年交流从激情到平实
|
作者:王锦思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0 15:43:4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应中国政府邀请,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1000人陆续抵达中国访问,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活动,并得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昨日《人民日报》)这是自1984年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以来,日方人员访华规模最大的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20年,限于复杂的局势,中日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国民不能正常往来。许多日本青年被迫驾驶小船偷渡,或绕道巴黎、莫斯科、香港,访问中国,渴望友好。有人为了访华推迟婚期,被解雇,甚至不顾警察镇压,抗议外务省不给签证,冲破层层阻挠,实现访华愿望。 当时,两国青年互相签名赠礼物,紧紧握手拥抱,不愿意松开,最后洒泪而别。这一时期中日友好宣传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背景红旗招展,中日青年满脸朝气和笑容,手拉手,肩并肩,昂首阔步。 显然,限于时代特点,两国青年交往充满热情和激情,搀杂了过多的政治因素,难以持久和充分理性,但是友好事业终于在艰难中开始起步,并最终促成了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交往,汇成滚滚洪流。 1984年,中方直接向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0多个日本团体发出了邀请3000名日本各界青年访华。这次规模盛大的中日青年友好联欢,举行了“日中不再战”的宣誓,还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国庆阅兵式。很多日本青年说,“在中国就像在家里一样”。 由于种种原因,1986年以后,扩大这次重要活动成果的后续工作停止了,但是在两国青年中培养了一大批积极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至今仍然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两国的友好交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多年前,由于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倒行逆施,两国关系恶化,两国青年不同程度地存在互相厌恶、仇视的态度,出现了“愤青”这个专有名词和群体。虽然也有日本青年来访联欢,但一时间拥抱再难重现,仿佛对方的怀抱会融化焚烧自己,简单的握手足矣。距离和隔阂使然。 青年,是中日友好的继承者和开创者;青年,应该是可爱的乐观派。举青春之力,谋世代友好。不用拥抱,不用流泪,不用带着革命激情的口号,平实话语也昭示着中日关系进入更加理性务实的时期。 □王锦思(北京 学者)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