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中友协新会长期待日中成真正“友人”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7 17:05: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新华网专稿:7月3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日本前自民党干事长加藤纮一先生正式就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7月14日,加藤纮一先生在位于东京的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就中日关系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格外重视民间交流
   
    加藤纮一生于1939年,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政坛,曾在外务省中国课就职。加藤先生从大学时代起就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他精通汉语,对华友好,曾经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十分了解。他主张中日两国必须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进行广泛交流,他说:"交流才能消除误解,交流才能相互理解。"
   
    采访中,加藤先生谈到,日中建交以来关系的发展一直是以经济为中心,可以说在政治上没能达成相互信赖,尤其在小泉时代,日中关系糟糕到了极点。"但现在,随着日中经济关系广泛而深入地发展,政治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好,政治友好成为日中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中日之间的政治交流现状,加藤先生认为"数量虽然不少,但质量不高,没有达到真正的心灵对话"。他说:"日中之间的坚冰虽然融化,但如果不持续地温暖它,它还会冻结。"
   
    当记者问加藤先生官方努力和民间交流哪一个对日中友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时,加藤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还是民间交流更重要。"
   
    加藤先生说,在日本有很多很多的人诚心诚意地希望帮助其他人,虽然有一些日本媒体对中国的论调比较严厉,但是在四川大地震时,支持日本救援队尽快前往中国救灾的媒体和民众占绝大多数。日前,日本自卫队的"涟"号驱逐舰访问了中国。他说,当听到中国欢迎自卫队和救援物资的消息时,"很多日本人流下了眼泪,他们为中国的信任而感动"。
   
    不满右翼势力言行
   
    加藤先生在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期间一直担任自民党干事长。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并致力于发展日中友好关系。他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不但曾是盟友,而且私交甚好,后来两人因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意见不同而决裂。加藤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严厉批评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他也因此遭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仇视。2006年8月,加藤在山形县鹤冈市的老家住宅兼事务所甚至遭到了右翼分子的纵火焚烧,他年迈的母亲恰好外出幸免于难。
   
    对于目前国际上和日本国内的反华势力,加藤先生非常理性和客观地进行了分析。他说,美国、德国和法国现在与中国的关系有些紧张,这是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都想掌握主导权,都想让对方低头屈服,但这样只会让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
   
    而对于日本国内的一些反华势力,加藤先生认为他们可能对中国存在一定的误解,包括中国的军费等问题,但只要中国能够开诚布公地把问题解释清楚,相信日本和国际社会是能够逐渐理解的。
   
    加藤先生说,发展双边关系,最为重要的就是理解对方所遇到的困难,适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增进交流消除误解
   
    此次就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加藤先生表示,"即便在日中政治关系紧张的时代,日中友协都能够坚持推动民间交流。现在日中政治关系转暖,我更要带领日中友协扩大民间交流的渠道,包括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体育和艺术上的交流等"。
   
    成立于1950年的日中友好协会,从其奠基人廖承志先生和高崎先生开始,就始终致力于增强日中两国的民间交流。日中友协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及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以民促官的作用。"纠正在日本国民中存在的关于中国的错误观点,建立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是日中友好协会的宗旨之一。
   
    当记者问道"日本国民对中国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错误看法"时,加藤先生说,有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过于自负,妄图称霸亚洲、称霸世界,另外,近年来中国的军费呈上升态势,让谨小慎微的日本感觉到非常紧张。
   
    当记者追问怎样才能彻底消除这种误解的时候,加藤先生用流利的汉语说道:"多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解放军和自卫队之间的交流。增进交流自然就能增加了解,误解也会随之消除。"
   
    加藤先生表示,虽然他出任的是民间友好机构的会长,但他仍然是一个政治家,仍然要履行一个政治家的职责。他说:"虽然我现在没有什么政府职位,但政治家的身份没有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民间人。促进日中友好,让日本和中国成为真正的'友人',是我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职责所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