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和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进行讲解(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新华社哈尔滨9月18日电(记者李建平、戴锦镕、何山)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民宋金和搜集的诸多物证中,侵华日军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备战密令”是他尤为珍视的一个。 “这是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铁证。”宋金和说。 标注详实的全套《满洲地质及矿产分布图》、美化侵华战争的日本《支那事变画报》、记录侵华日军残害中国军民的照片……走进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上万件展品无声控诉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累累罪行。这里的展品绝大多数都是宋金和历经60余年搜集而来的。 1947年,宋金和生于中国东北一个贫苦家庭,儿时常听老人讲东北抗日联军同侵华日军作战的故事。上学后,在听英模、老师等讲解侵华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等罪行时,宋金和听得特别认真,激发了他搜集侵华日军罪证的想法。 这是2023年9月26日拍摄的黑龙江省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内陈列的侵华日军罪证。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侵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长达14年,遗留下大量罪证。20世纪60年代初,仍有不少侵华日军的物品散落在东北民间,宋金和偶尔能捡到侵华日军用过的破钢盔、旧刺刀等物品。他出于好奇就保存了起来。 随着年龄增长,宋金和对搜集、整理、研究侵华日军罪证越来越感兴趣。他先后在佳木斯市的企业、政府部门工作直至退休,一直坚持搜集侵华日军罪证。 与中国其他收藏爱好者类似,宋金和年轻时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本地旧物市场,主要目的是寻找侵华日军罪证。他也会利用到外地出差的机会,在忙完工作后,一头扎进当地旧物市场。 一次,宋金和出差中,在一个旧物市场发现了《朝日新闻》合订本。可由于“合订本”太大、太沉不方便携带,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只挑选了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事件时段的报纸。回来后,宋金和越研究越觉得这些报纸重要,于是多次前往寻找,几经周折,终于如愿将这份合订本带回。 随着收藏经验越来越多,宋金和积攒下广泛人脉,在业内变得小有名气。不少人会把侵华日军罪证通过各种方式送过来,给他鉴定、收藏。 这是2023年9月26日拍摄的黑龙江省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宋金和的收藏逐渐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2015年,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宋金和将自己搜集的侵华日军罪证在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展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实现了他将个人珍藏变成社会资源的夙愿。 针对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参观群体,宋金和会精心调整布展。比如每年7月,他会着重讲解“七七事变”,展品会围绕全面抗战进行陈列;每年9月,展品会以“九一八事变”为主题。 宋金和不仅在陈列馆里为参观者讲解,还带着藏品实物到部队、机关、学校和社区讲解。多年来,他为社会各界作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上千场次。 除了线下讲解,宋金和还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他曾以“致敬英烈感恩新时代”为主题,为佳木斯市中小学校5000多个教学班、20余万师生上过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如今,77岁的宋金和站立时间稍久身体就不舒服。他的助手熊津海说,宋老师身体不太好,但他仍坚持在陈列馆为参观者讲解。 每次讲解结束,宋金和都会说:“只要日本国内还有人否认侵华战争历史,意图挑起新的事端,我搜集罪证、揭露历史真相的工作就不会停止。” |
一名民间搜集者与万件侵华日军罪证的故事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
日本传统浮世绘数字化展览在上海开幕,深化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传统茶道数字化体验上线,吸引中国文化爱好者
日本和歌山县大熊猫即将归还中国
外交部:敦促日方为中日人员交流创造积极氛围
中方欢迎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率团访华开展交流
“隔世的作品依然令人触动”——中国昆曲在日本校园引发审美共鸣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第四届“镜彩中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东京举行
和合之声 美美与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演交响乐《诗意江南》
第四届中日国际乒乓球交流赛在东京举行
以世博会为媒 四川将推动川日经贸交流
四川冀乘大阪世博会“东风” 深化与日本文旅合作
以世博会为媒 四川将推动川日经贸交流
四川冀乘大阪世博会“东风” 深化与日本文旅合作
舞剧《朱鹮》走进日本新潟获观众点赞
在日中企协驰援日本石川县轮岛市 15吨“生命之水”传递中日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