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日经济合作研讨会——中日氢能产业交流会10日在沪举行。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2023中日经济合作研讨会——中日氢能产业交流会10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中日双方交流氢能技术,共谋合作发展。 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可有效推进再生能源发挥最大潜力和传统发电厂脱碳化进程。同时,氢能产业还拥有生产、储存、运输、利用一整条供应链,是全球的增长性产业。氢能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日企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已有40多年研究开发历史。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应用场景。特别是临港新片区开放制度优势明显。 2020年7月,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临港挂牌,这是目前唯一将氢能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去年8月公布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近年来,新片区已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并积极承担搭建了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氢标准联合研究中心等功能平台。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表示,氢能逐渐成为各国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今后将以氢能社会为主题建立双方持续性对话机制,充分发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平台作用,促进双方就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标准设置、技术开发、商业运营等方面开展密切沟通,助力更多日企扎根上海,投资上海。上海市友协愿与日方更紧密合作,持续推进中日氢能产业广泛合作。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日中两方均致力于实现碳中和这一共同课题,日本拥有世界领先的制氢、制氨技术,中国同样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且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今后,双方将在两国人民间强劲纽带和企业间经贸往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氢能等碳中和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努力、携手前行。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介绍说,临港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为基础,积极打造“国际氢能谷”品牌特色园区,目前已集聚优质氢能企业30余家。同时,积极组建了临港氢能产业专家委员会,临港氢能产业基金,并牵头成立了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欢迎更多日本企业选择临港,共同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集群和国际领先的氢能社会。 当天,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国忠介绍了“双碳”目标下上海新能源发展路径。他表示,氢储能是未来长时储能的重要方向,应积极探索研究在临港等地布局氢制储基地。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北京事务所所长黑田嘉彰介绍了日本碳中和背景下氢能的战略布局以及中日的合作领域。他表示,未来中日双方可在氢能燃料电池、节能、CCUS碳循环技术、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加强合作。 在专题发言环节,来自临港集团、嘉定氢能港、松下、岩谷、氢晨、西爱西的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氢能园区、技术创新、政策标准、示范项目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献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旨在为推动中日双方技术交流与发展架起一座桥梁。(完) |
共谋合作发展 中日氢能产业交流会在沪举行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