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应妮 朱晨曦)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7日开幕。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东京同时举行。 本届论坛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的思考”为主题,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传媒界等领域的嘉宾,就维护和平秩序、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强化安全保障、明确媒体责任与发展数字经济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中日双方要以信相交,坚守政治承诺;相互成就,坚持合作共赢;以诚相待,致力和平共处;以心相交,厚植友好根基;坚持原则,维护公道正义,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前行,共同开创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合力打造亚洲发展振兴的新纪元。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通过视频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应重温复交初心,把握和平友好正确方向;深化经贸合作,拉紧互利共赢利益纽带;推动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友好民意基础;加强协调合作,促进世界繁荣稳定发展。希望双方媒体和智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传播理性声音,贡献真知灼见,为中日友好凝聚广泛共识。希望深化青少年交流交往,巩固两国友好根基。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日中联合声明与和平友好条约建立了日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双方和平友好合作的基础。希望大家重温初心,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的日中关系而努力。希望日中双方通过扩大和深化交流,促进彼此相互信任与尊重。让日中两国在全球背景下,建立起双方国民坦诚相待、携手共赢的关系。 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5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和政治勇气指引下,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等领域取得了切实发展。当前,两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也面临着诸多共同课题。日中两国作为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肩负重要责任的大国,需要开展坦诚对话与深化合作。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代表论坛中方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在两国关系迎来新一个50年的重要时刻,本次论坛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为主题,探讨中日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及其对全球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和各领域交流,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集聚智慧的平台。希望两国有识之士能够为中日关系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中日两国的美好未来贡献思想智慧、发出友好声音。 大和综研名誉理事武藤敏郎代表日方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存在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基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规则,通过国际协调来建立世界和平秩序。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日中双方嘉宾的坦诚对话,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为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安全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将举行和平秩序、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安全、媒体、数字经济等六个分论坛与青年、民调两场对话活动。 “北京-东京论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次,在北京与东京轮流召开,已是连续第18次举办。论坛目前已是中日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公共外交和民间交流平台之一,在促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与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十八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 聚焦“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中日两国责任”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在日中企协驰援日本石川县轮岛市 15吨“生命之水”传递中日友谊
中日韩合作专家对话会在首尔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福田康夫: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维护自由贸易
2025九州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暨中日友城交流活动在福冈举办
持续27年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用歌声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
凝聚共识 深化合作——日本有识之士期待日中关系延续改善势头
“美国优先”背景下,中日韩合作“值得倍加珍惜” | 国际识局
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
以大格局、大方向、大智慧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中日融合-新派中餐展示洽谈会”在京举办 日资企业食品与中餐碰出新火花
日本大学生走进安徽合肥:感受科技魅力 体验文化交融
中国商务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6年重启具有重要意义
李书磊会见日本立宪民主党代表团
《中国日本研究年鉴2023》发布暨年鉴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日本大学生在黄山“触摸”徽文化
王毅将出席中日韩外长会并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活动在黄山启幕
日中之间加强多层次交流至关重要——访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日本
第九届中日韩记者交流活动在东京举办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将呈现二十四节气作品
海南研学游受日本青年欢迎:“体验感很棒”
在华外国人谈中国全国两会:中国冰雪热将带给日本怎样的合作良机
第九届中日韩记者交流活动在京启动
从书中走向现实:一位日本学者的中国戈壁科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