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王恩博 庞无忌)第38届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1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两国如何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协调应对全球性挑战,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双方经贸合作紧密,历史悠久。如今,中日贸易额已从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初的每年不足20亿美元,发展到3000多亿美元的高水平。 中方首席代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2020年,中日双边贸易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仍然逆势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中日双边贸易同比增长超过20%,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更加凸显了中日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中日两国人民利益。 如其所言,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虽受疫情影响,中日经贸合作仍颇具活力。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罗晓梅透露,今年1-11月,中日贸易总额3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全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份,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4万家,实际使用金额1219亿美元,在中国利用外资总额国别排名中居首。 瑞穗银行执行理事手岛彻也介绍说,该机构开展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民众认识到日中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超过60%的日本人认为“日中关系很重要”,近七成日本人觉得有必要开展日中经济合作。他表示,日中经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来自各领域的两国企业获得双赢。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面对多重全球性挑战,两国应如何重温初心,相向而行,进一步加强合作? 日方首席代表、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理事长福井俊彦表示,日本和中国互为邻邦,且经济总量都比较大。随着两国间互补关系越来越深,未来双边经济合作应为全球展现出示范作用。 马建堂指出,当前,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日方提出了兼顾增长与分配的“新资本主义”发展理念,双方合作面临转型升级新机遇,可以进一步拓展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区域和多边领域的务实合作。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董事长木下康司认为,中长期看,日中两国面临一些共同课题,如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碳中和等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相信两国在相关领域加强合作,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双方解决上述问题共同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翁祖亮提到,以零部件为代表的中间品贸易正成为中日贸易往来的重要构成,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优势更加彰显。当前,中日两国已具备打造全球最为合理、完整、互补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得天独厚基础,中日企业家应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形成新的“价值高地”和“成本洼地”,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完) |
重要历史节点将至,中日如何加强经贸合作?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