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政府交流 >> 正文

【爱上北京】登景山览紫禁 日本“地方外交官”看北京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更新:2014-9-25 10:27:1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生活方面,寺崎先生很快就适应了。但在工作方面,他却遇到了一些困惑。


——在安排时间计划的时候,中国总是很慢。一般情况下日方,尤其是公务员,在1个月前就要制定出大体计划,至少一周前就会给出详细时间安排。但中国通常不是,有时甚至到了当天才能确定下来。遇到这种情况,日本人就会想,我们可是知事(相当于中国的省长)亲自出马,你们竟然还迟迟不能确定由谁接见,这不是故意难为人吗?


不过,在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体制和办事方式之后,才明白其实那并不是故意刁难。而且一般活动当天都能顺利进行。中方也并不是没有做准备,只是有些事还没确定好,或者只是没有正式通知而已。另外,应对媒体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日本的知事、市长因公出国,都会亲自出席记者会,发布信息,回国后也会在记者会上进行汇报。而中国的省长、书记并不亲自露面,而是通过新闻发言人。此外,日本的知事等政府官员对中国政要进行礼节性拜访时,日本至少会提前对媒体公开信息,而在中国,做法也有差异。


如果从日式的价值观考虑,很多事情都会变得难以理解。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日本了解中国,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办事方法。说起来这也和翻译的职责类似。


通过这些经历,寺崎先生对于在华以及海外工作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认为,所谓文化差异,首先要认同“差异”的存在,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会用本国的价值观来衡量事物,判断对方的优劣好坏。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彼此价值观和行事方法的不同,在此前提下,理解对方的立场,而不能因此为对方贴上好坏的标签。


在北京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寺崎先生也曾遇到过一些事情,令他印象深刻。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日中地区间交流推进研讨会。去年研讨会期间,CLAIR举办的外国青年聘用项目(JET Program)的参加者们齐聚一堂,交换意见。当时印象很深的是,中国的几位参加者叹息道,因为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中日交流进入到了冰冻期。而他们的主要工作都是与日本的交流往来相关,交流中断了他们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我之前一直抱有一种“受害者意识”:日本的地方自治体是独立于国家存在的,国家之间出现问题,为什么必须终止地方间的交流呢?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不就毁于一旦了吗?但后来仔细想想,中方的处境其实是最为艰难的。在中国,地方与中央在态度和行动上都要保持一致,这与日本是不一样的。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凡事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中日友好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