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孙文清 本报驻日本记者 裴军
5月2日,日中友好七团体之一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常务副会长中田庆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中田先生对胡主席即将对日本展开的“鲜花之旅”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此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中田先生还向记者详尽介绍了该协会对于今后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思考——
促进日中两国战略性互惠合作
第一,在两国民间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及两国首脑的英明决策下,前年10月,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会谈得以实现,两国向新的“战略性互惠合作”关系迈进了一步。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成功;去年12月底,福田康夫首相访华成功,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为增进两国国民的友好感情、稳定和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打开了良好局面。以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为基础的日中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巩固上述良好关系是双方今年工作的当务之急。特别是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将作为国家元首对日本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正与各界广大同仁一道,为使胡主席访日在两国政府及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为大力推动两国的“战略性互惠合作”而努力。同时,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又是“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经济领域互惠合作的扩大和巩固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我们发扬“睦邻友好”与“经贸合作”相结合这一传统特色,将以创立54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成绩为基础,更加友好、积极地为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政治关系的健康发展,充实两国经济领域的互惠合作,以及增进两国国民的友好感情而不懈努力。
第二,将日中两国经贸投资及新技术合作推上新阶段。中国经济本着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及今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决定,正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总方针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中国加入WTO也已经跨入第七个年头。现在把民生问题摆在第一位,以“缩小差距,确保社会公平”为发展的目标。为此,中国政府在保证8%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基础上,加大“稳定财政”、“紧缩货币”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三农(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力度,向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及环保等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转变经济运行模式。
在区域发展政策上,推动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对内陆中部6省的崛起及环渤海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加大了力度。于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2007年日中贸易额达到2360亿美元,投资到位累计600多亿美元,项目达4万个。日中双方已形成互惠、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的贸易总额中,中国所占比重位居第一,日中间的经济发展动向对两国乃至世界都产生着直接影响。
我们作为民间友好经济团体,为努力促进新时期中日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与发展、为推动新的合作和解决发生的问题,将采取行之有效的实际行动来加强贸易、投资和新技术合作交流。
第三,促进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中两国及日韩两国首脑会谈的实现,使得对东亚地区区域合作负有责任的三国关系得以好转。东亚地区朝核问题是关系到区域安全与和平的重大问题。我们呼吁日、中、韩三国之间以及日本、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为此,一方面要求加快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等官方协定,同时民间也要加强经济合作,扩大商品、物流、信息、资本、技术及人才的交流。本协会继续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参加区域内论坛等,促进区域内的合作。
对中国及日本两方的意见和建议
对中国方面的建议:第一,建议中国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负责人,克服各种官僚主义作风,提高招商引资业务的效益。建议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重合同、守信用。第二,建议保护知识产权,落实贷款回收,完善联合信用体制等建设。
对日本方面的建议: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已历经30载,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特大变化,投资合作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与中国方面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联合面向两国及世界市场。第二,提倡与所投资地区的社会进一步密切联系,在生产、销售及服务方面多方合作,并加强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活动,为增进两国国民之间的友好感情而努力。
本报东京5月4日电